第31部分(2 / 4)

小說:明成皇后 作者:蠍子王

明成皇后15(1)

日軍在佔領了朝鮮以後,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於1894年10月24日兵分兩路對中國發動進攻,在隨後的戰爭中節節勝利。當時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統治階級和軍閥,站在投降主義的立場上,不採取積極的抗戰對策,一味地乞求歐美列強出面,迫使日本簽訂媾和條約。日軍卻乘機加速進攻,於1894年10月佔領了大連、旅順,到12月幾乎全部佔領了遼東一帶,1895年1月佔領了威海衛。

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終於在親日的美國政府的調停下,同日本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的《中日媾和條約》,即《馬關條約》。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字。

根據這個條約,第一,朝鮮在清朝政府確認朝鮮國為“完全無缺的獨立自主國”,朝鮮今後廢止對清朝施行貢獻典禮,從此朝鮮完全割斷與中國的傳統關係,在日本一步緊似一步的侵略之下,終於淪落為日本的半殖民地;第二,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第三、中國賠款二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等等。

19世紀未葉的最後一次陸海大戰,最終以中國的失敗畫上了句號。中國的國際地位從此一落千丈,國勢頹微,財富大量流出,人民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悲慘境地。日本則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和暴發戶。日本根據《馬關條約》控制朝鮮,割佔遼東、臺灣和澎湖,嚴重打破了東亞的均勢格局,它不僅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亦招來國際干涉和東亞局勢的嚴重動盪。

日軍在朝鮮戰場上取得勝利,引起了列強的警惕。英國擔心戰爭進一步發展會導致中國的分裂,危及中英貿易,向德、法、俄、美等國提議聯合勸告以實現中日停戰。因德國反對和美國拒絕,英國的聯合勸告未能實現。

俄國政府也一直嚴密地注視著戰局的發展和朝鮮半島事態的變化,並採取了某些試探性的行動。中日戰爭期間,俄國政府多幾三次召開特別會議研究對策。在日本節節獲勝之時,俄國表示堅持干涉的決心。

因此,《馬關條約》的簽訂立刻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響。1895年4月17日,條約簽字的當日,俄國外交大臣便正式邀請德、法對日本進行聯合干涉。柏林與巴黎立刻作出肯定答覆,接受俄國的建議。4月23日,俄、德、法三國駐日公使按照本國政府的訓令,對日本採取了一致行動,三國軍事當局亦相應作了軍事上的部署。

4月23日午後,俄、德、法三國駐日公使聯袂赴日本外務省,分別宣讀了措詞強硬的政府照會,聲稱日本割取遼東將“危及中國首都,且朝鮮國之獨立亦將成為有名無實”,這“將長期妨礙遠東之持久和平”。德國公使還特別使用威脅性的詞句,指出:“必要時將使此抗議成為有效。”

面對三國聯合干涉,日本政府十分驚慌。24日提出對策:“對於三國即使最後不能不完全讓步,然對於中國則一步不讓”。此後,日本全力開展外交活動,企圖組織支援日本的英、美、意反干涉的國際力量,爭取三國撤回勸告。但是,英、美兩國堅持局外中立,不願冒險作日本的“後援”;而三國堅持要日本歸還遼東於中國,更拒絕日本佔領金州的要求。

最後,日本內閣會議認為已山窮水盡,除接受三國勸告,別無選擇,便接受三國勸告,放棄了遼東半島。

日本在東北亞的急劇擴張,激化了日俄之間的矛盾。三國干涉“還遼”,不僅迫使日本放棄已經到手的髒物,而且動搖它在朝鮮半島的地位。俄國趁機而入,為了在朝鮮同日本勢力相抗衡,一面牽制日本,一面積極進行擴張,竭力在朝鮮統治階級內部擴大自己的影響。

此時,閔妃也改變了以往對中國、日本、沙俄的看法。

閔妃一直以為這個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就是大清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寶座,她堅信一定要與大清國保持密切的關係。實際上閔氏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朝這個方向進行。然而,在甲午戰爭中,大清國不堪一擊,日本節節獲勝,閔妃雖然在心中討厭奸詐、毫無誠意的日本,但又不能不承認日本確實已經擁有強大的國力。直到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得勝利,逼迫大清國割讓澎湖群島與遼東半島,閔妃不由得發出酸楚的驚歎。國家被這樣野心勃勃、實力雄厚的侵略者控制著,她和高宗看來只有忍氣吞聲,永無出頭之日了。

然而,情勢陡然一轉,日本雖與大清國簽訂了媾和條約,卻在俄、德、法三國出面反對之下,連聲都不敢吭,就放棄了已經到手的遼東半島。原來西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