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無論是文是武,一學便會。加上人又機警沉著,膽識均優。島中事煩,一切均系草創,無形中便成了方良惟一的大幫手。只是他的主見,卻與方良的不同。他常勸方良說:〃凡事平均,暫時人少,又都同過患難,情如兄弟,雖不太好,也不會起甚爭端。但是年代一久,人口添多,人的智力稟賦各有高下,萬難一樣。智力多的人,一般的事,別人費十成心力,他只費一成。如果枉有本領,享受仍和眾人一樣,決不甘願,成心偷懶。人情喜逸惡勞,智力低的人,見他如此,勢必相繼學他榜樣,可是做出來的事又不如他。結果必使能者不盡其能,自甘暴棄;不能者無人率領,學為懶放。大家墨守成規,有退無進,只圖目前飯飽衣溫,一遇意外,大家束手。古人一成一旅,可致中興。既然眾心歸服,何不訂下規章,自立為王,作一海外天子?先將島中已有良田美業,按人品多寡分配,作為各人私產。餘者生地,收為公有。明修賞罰,督眾分耕。挑選奇材異能子弟,投以職司。人民以智慧的高下,定他所得厚薄。一面派人回國,招來遊民,樹立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