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2 / 4)

小說:蜀山劍俠傳 作者:西門線上

了母仇。因問出乃母惡跡,咎由自取,不願再殺餘下敵黨。又恐去後雙方復仇,祭靈之後,取出乃母生前所積財貨,當眾分散;並令折箭為誓,結成兄弟,從此互不侵害。敵黨見她果真靈異,畏如天神,本料無一得免,不料反倒加恩,自然心悅誠服,反怨為恩,喜出望外。便是本族的人,平日也受女巫凌踐,外寨所獻財貨,永無分潤,稍有不合,立遭嚴罰,本都心中怨恨,敢怒而不敢言。做夢也沒想到,寨主如此大方,一反乃母所為,自然歡欣鼓舞,無不唯命。雙方立時釋嫌修好。人魚又加許多勸誡恐嚇,然後升空飛走。走了沒有多遠,瞥見山腳下有人受傷倒臥。下去一看,正是先師,說是路遇正教中仇人,鬥法大敗,受傷逃此,誰知無心中隔世相逢。知道人魚心善,託她帶話,令弟子前往相見,行時,人魚又將弟子喚住,說她生長南疆,沒遇見一個識字的,請代取一姓名。並告弟子,先師劫運已臨,身受重傷,還不悔過,妄想報仇,萬無倖免。說我雖是他的門下,心腸卻好,面上並無惡紋。叫我在師父死後,可速來此,還有要緊話說。弟子急於看望師父,心亂如麻,匆匆為她取了一個與她前生以及心性相合的姓名,叫作魚仁,便自走去。尋到先師不久,沒等報仇,便已遭劫。

〃自知邪不勝正,葬師以後,沒奈何,姑且回往島上。魚仁又對弟子說,她前生如非數應兵解,被殺實是冤枉。因盧仙婆玄機妙算,善於前知,上次她帶先師和弟子前往,如若不許,必要傳聲相告,但事前並無警兆。她知仙婆法令素嚴,仍敢帶往,便是為此。

雖然先師未容入門相見,但是仙婆性情古怪,來人如與無緣,決不容他登岸入山。先師偏又遭劫,卻許來人拜抵谷口,這有緣人必還是弟子,只為時機未到,故不肯見。說我以後如無所歸,何妨再往一試,前行雖有兩處極兇險的關口,但她仍能相助過去。只要能見到仙婆,必有好處。日後想起,如事先尋她商計,必有善策,通行無阻。但彼時弟子年幼氣盛,既慟先師之死,半由仙婆不肯垂憐加以援手;又恨她乖僻心狠,聽過並未在意。後來得人指點,達摩老祖的南明離火劍藏在大雪山內,所留偈語與弟子之名有些暗合,因此費了許多心力尋掘出來。偏生此劍外有神泥封合,正下苦功煉它,不料是餘師叔應得之寶,帶了神鵰、袁星前來尋取。弟子不知就裡,誤以為來人有意劫奪,一時情急,不合妄用邪法。幸蒙師父不殺之恩,又蒙收錄,才有今日。此行往返九萬餘里,為期只有七日,中途險阻又多,徑直前往,師父飛遁儘管神速,中途一有阻滯,便恐延誤。現在弟子想起前事,覺著魚仁之言大是有因。反正順路,何妨姑往一試呢?〃

齊霞兒聞言,方在沉吟,明娘又道:〃師父如因她是異類,不願與之交往,到時弟子往見,不知可否?〃霞兒答道:〃行時,教祖本賜柬帖靈符,束帖上註明海邊開視。

我師徒二人暫停商議,固是為了慎重,一半也是為了老祖師開府後,分別時曾揹人對我說,日後如有疑難,可用以前所傳佛法,通靈默祝,當即垂示。你說了這麼大一會,我正暗中通誠,所以沒有答話。我現已祝告兩次,師祖並未向我傳聲指示,想必此行無大難題,可以放心前行,相機處置,此時心已放了一半。我所慮的,並非途中水怪,只為大荒二老均有古怪脾氣,倘若相見,不肯借寶,豈不誤事?先去哪一處好,也還難定。

教祖也說此行全仗心靈知機,可見艱難。且到海邊恭讀過了法諭,再作計較吧。〃

說罷,霞兒重又向神尼優曇通靈默祝,終無回應,只得帶了明娘重又飛起。因先耽誤約有半個時辰,格外加緊飛駛,頃刻千里。師徒二人更不再停,一口氣飛到東溟極海,天還未亮。前行不足萬里,便是大荒山的所在,所有險阻也全在這末了一段路上。霞兒按落遁光,取出柬帖一看,只有一張去大荒山陰、山陽兩條路徑的草圖。霞兒根骨深厚,從小入道,機智絕倫。暗忖:〃師父以我是佛門中人,此次為報親恩,特命還山侍父,待命行道,助完當年宏願。父親行事機密,如感不能勝任,決不出此難題。這張柬帖原隨師祖靈符一起交下,行前並未提說。久聞大荒二老仙玄機奧妙,善於前知,看這字忽隱跡,可見事極機密。推測柬帖上圖徑偈語之用意,分明令我師徒分道揚鑣,當機立斷之意。既命隨意所之,那人魚並未禁止相見,何妨一試?〃便告明娘引路,先往神獺島一行。並在海邊說好,此行並無成算,只是隨機應變。到時,也許分開,各奔一方。再往前去,便憑心領神會,不再多言,免被對方警覺誤事。師徒二人商定以後,便即起身,遁光神速,先飛越過東海角,人了東荒極海。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