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3 / 4)

小說:蜀山劍俠傳 作者:西門線上

見海天混茫,萬里無涯,吞舟巨魚與荒海中千奇百怪的水族介貝之類,成群出沒。水氣洶騰,上接霄漢,波濤益發險惡,天日為昏。

那神獺島乃去大荒頭一關,相隔不遠,不消多時,便已趕到。見島不甚大,卻極高峻。遠看宛如一個脅生雙翅,千百丈高的怪神,披髮張翼,矗然獨立於無邊遼海之中,擋住去路,看去十分威猛。霞兒靈警慎重,見島勢如此險惡,明娘與魚仁久不相見,早蓄戒心。二人遁光原本合在一起,便把自己身形隱去,一面暗令明娘小心,獨自照顧,以防不測。明娘深知魚仁對她有十二分的好意,便不指點相助,決不至於作梗,還在暗笑師父多慮。不料遁光剛一飛近,正待下降,忽聽颼的一聲,千百丈方圓一蓬藍晶晶的光網,像蛟龍吸水,其疾如箭,由島面上直噴上來。變起倉促,來勢又迅急異常,事前一無警兆,又不見甚邪氣,即使二人久經大敵,也沒料到會有這類廣大神速的埋伏,如何抵禦得及。以霞兒的飛遁神速,本可挾了明娘一起遁走,偏在到時把遁光分開,一個措手不及,明娘竟被網去。還算是霞兒法力高強,事前又有戒心,一見那東西不是飛劍所能剋制,立即升空遁走,未遭羅網。百忙中回顧下面,明娘連人帶遁光吃那光網裹住,一路強掙,飛舞而下,去勢更比飛起時神速,目光到處,已早降落。不禁大怒,揚手忙把太乙神雷連珠般發將出去時,人影已經無蹤。霹霹連聲,在自打得天搖地震,雷火橫飛,更無動靜。島上妖物始終不曾現形,煙光也未再現。

霞兒心想:〃神雷或因飛身太高,妖網難中,故未出現。〃改用法寶護身,手持禹鼎施為,並故意下降,誘她髮網。一直降到島上,妖物光網仍未出現。後又假作無奈何飛走,暗把遁光斂去,隱身回來窺視,仍是無用。細一檢視,那島通體石質,一色渾成,草木不生,更無一個可以容人棲止的洞穴。只頂上有一座天生石柱,上有〃東溟門戶〃

四個朱書古篆。另外有一茅篷,篷前有一石壇,已被太乙神雷震裂粉碎。到處山石崩裂,俱是適才雷火之跡,別的無跡兆可尋。越想越氣,意欲用神雷將全島粉碎。繼一想:

〃這一類精怪,多是海中魚介水族,從二老度化修成。遇有與它無緣的人經過,只是梗阻,侮弄惡劇,輕易不肯傷害。島上石柱竟未為雷火擊倒,上又刻有'東溟門戶'四字,可知它為關頭重地,目下有求於人,如何給它毀去?再者,明娘失陷以後,煙光便不再起,未必便是守島妖物膽怯,不敢出門;也許明娘與二老無緣,不準前往,只許自己通行,也說不定。為日無多,不能滯留。柬上又有'當機立斷,殊途同歸'之言,父親決無失算。明娘如有危難,早已明示,也不會令其同來。何不草草推算一下,明娘如若無害,便即先行,以免兩誤。〃想到這裡,便平下心去,默運玄機一算,明娘果然無害,並還似有奇遇,心中大喜。見時候已有耽擱,不敢再留,忙照柬帖上三四兩句偈語,把明娘撇下不管,徑自往大荒山陰無終嶺一路飛去。

飛行了一陣,慧目遙望,最前面無邊雲霧中,已有大山隱現,知將到達地頭。忽見驚濤浩森中,三三兩兩現出好些島嶼,遠近不一,正擋去路。有的煙霧瀰漫,分明有埋伏。鑑於前失,又料盧嫗所設神屏天塹就在前面不遠,益發小心戒備。一面暗用法寶、飛劍防護,一面正取靈符施為,猛瞥見身前裡許,有一道極長虹影一閃即逝。不等硬闖,晃眼遁光飛過,並無梗阻。料知盧嫗好勝,恐神屏禁制難阻來人,反失聲威,已先知趣撤去。照此情形,前途精怪更難阻擋,必可通行無疑。霞兒剛把靈符收去,腳底大小島嶼也越飛近。正留神觀察間,倏地狂風大作,陰霾四合,海水山立,白浪滔天,上下四外,更有無數冷雹漫空打來,當時天地混沌,形勢甚是險惡。這類妖怪,俱奉主人所遣,已將到達。因不肯傷害,便將手中禹鼎一指,鼎中九首龍身的怪物立發怒嘯,隨著一片金光霞彩飛舞而出。那禹鼎本是水怪剋星,霞兒雖無傷害之念,未將陰陽兩道光華放出,物各有制,那些埋伏島上的精怪已然膽戰心驚,望影而逃。隨著霧散煙消,一時俱盡,重返清明。前面本有兩處最厲害的精怪,盧嫗法令又嚴,來人到此,只許敗逃,不許不戰而退,所過之處,依然興風作浪,群起相犯。霞兒見此情形,又覺方才所料不像,匆匆不暇尋思,就此忽略過去。仍用前法,全被禹鼎嚇退,紛紛遁回海底,逃竄不迭。沿途未為耽延,只略費了幾次手,便把所有難關一齊飛渡。本來先過南星原,因想盧嫗與父親還有一面之識,一則求她似乎較易,二則明娘如有機緣,必來此地,正與殊途同歸之言相合。先往無終嶺求借到法寶,歸途再往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