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迅速組成“救市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理查德·韋尼親自購入股票,希望力挽狂瀾。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11月22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但股票被過分高估,形勢已經無可挽回了。
11月25日,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此時此刻,人人皆知,股市必然崩潰,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了。
11月26日,早晨10點鐘,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這是最黑暗的一天。
布什瘋狂的撥打電話,想聯絡他的客戶,無人接聽——布什知道,‘就算有人接,也沒有用,客戶們還不起錢的,在他的慫恿下,客戶們把積蓄都放進了股市,怎麼可能再還上十倍的錢?!而銀行貸款都他經手的,客戶不還錢,他也要還錢,他……死定了!’
布什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剛剛建成的華盛頓橋,據報道,很多人已經從那上面上跳了下去了……
炒股者還不出錢,經濟人還不出錢,銀行的貸款無法收回……12月,美國800個銀行破產,900萬個存款賬戶消失。人們的生活積蓄在瞬間化為烏有——這只是開始。
至1932年,紐約股票價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證券貶值總計840億美元。
(順便說一句,投資不要投機,千萬千萬不要借錢去賭博/炒股,因為輸不起,所以心理壓力大,也就更容易輸……)
早在一個月前,所有參與“剪羊毛”的人就已經得到通知,帶著豐厚的利潤,從美國股市上撤離了。
美國經濟陷入危機後,自要先顧自己的死活,哪還有什麼管的了其它——美國大量抽回對德國的投資。德國經濟的發展,完全依賴國際投資(美國投資最多)。現在,美國一撤資,德國的資金鍊就斷裂了,德國經濟立刻全面崩潰。
英國在德國也有大量投資,是德國的第二大投資國。德國一經濟崩潰,英國證券市場應聲倒地,金融危機導致了工業危機,英國經濟也陷入危機。
日本經濟與德國經濟的結構類似,危機一來,日本經濟也受到了沉重打擊。短短不到十年,日本就遭遇了三次經濟危機,處境極其艱難。
法國經濟的獨立性相對高一些,雖也擺脫不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而此前法國經濟本身的也早已出現投資過熱,但直到1930年,法國才陷入危機。
大蕭條席捲全球。
我和阿廷是親兄弟,彼此各管一攤,相聚的時間屈指可數,也沒有什麼隔閡,但下一代就不一樣了。故我們早有默契,為了加強下一代的聯絡。我把孩子們送到弟弟那裡,讓他們和弟弟的二子二女一起成長。然後,我的孩子中選一個,參與董氏的經營;弟弟的孩子選一個,回國從政。
於是,董浩然就要吃苦頭了——他是老大,當然是首選了。
從到美國起,每年的假期都要給叔叔董正庭作跟班。這時候,董浩然年紀小,也沒有什麼商業知識,只是感受一下商業氛圍,學習些兒商業常識。十八歲,董浩然成為董正庭的助手,正式開始做事。此後,他的生活極其忙碌,他在耶魯學習社科,並進一步進修經濟、在董氏投資參與個案……董毅然每年有假期四處遊玩,董浩然從十五歲到美國,至二十五歲之間十年,僅回國三次,累計假期不足五個月。其中最後一次,還是董浩然回國旅行結婚——董浩然的妻子叫韓宛如。
韓宛如,江浙人氏,書香門第出身,也是留美學生,長像自然不錯,不是林徽因那種光芒四射,但非常耐看,讓人越看越順眼。
董浩然是在耶魯學習的時候,認識韓宛如和林徽因的。在同一所大學裡,最出眾的幾個中國人,互相不認識才奇怪的。林徽因美麗不可方物,董浩然也曾為之傾倒。但是,董浩然很快放棄了追求林徽因,選擇了韓宛如。
追求林徽因的人很多,董浩然非常之忙,沒有時間和精力。而且,韓宛如溫和堅定,善解人意,董浩然覺得,自己的妻子就應該如此——“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選擇”(董浩然語)。
商業上的爾虞我詐,步步驚心,董浩然越接觸,就越為之著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誰掌握了這個基礎,誰就能影響/主導政治,甚至決定國家政策。
我妻把孩子教育的很好,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