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世界通史 作者:

後期,和蒙古人有親屬關係的突厥人帖木兒又在這一帶起兵,建立了強大的帖木兒帝國。巴布林就是帖木兒的第六代子孫。

巴布林幼年的時候就善於騎馬射箭,喜歡學習文化。11歲那年,他開始寫日記,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很細緻地記錄下來,終生未曾中斷。後來,他率領自己的軍隊南下,佔領了喀布林(現在阿富汗的首都),並且以喀布林作為根據地,不斷擴充人馬,勢力日漸壯大。他20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青年王公了,不僅擅長指揮作戰,對於如何統治和擴充套件自己的國土,也有著精明的盤算。

1505年起,巴布林率領軍隊從喀布林攻入印度。最初兩次,他們在搶劫了印度河以西各地的牲畜和穀物後,便返回中亞。但是,印度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文化和眾多的人口,越來越強烈地吸引著巴布林,使他產生了要在印度大陸建立一個帝國的願望。所以他第三次侵入印度,就佔領了印度河上游幾個城市,並且下令保護那裡的居民和牲畜。6年以後,當巴布林第四次──也就是最後一次侵入印度的時候,他索性留下不走,決定在印度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帝國了。

那時的印度沒有統一,境內分成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王國。有的信奉伊斯蘭教,有的信奉印度教。這些王國不僅互相混戰,內部互相傾軋,對人民的統治也非常殘暴。當時北印度最重要的勢力是德里的羅地王朝。它的君主名叫伊伯拉欣·羅地。這個人性情非常暴虐,差不多把他手下的大臣都殺光了。有一位總督眼看自身難保,就求救於巴布林。這對巴布林說來正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他立即下令東進,直奔德里。

1526年,巴布林的軍隊和伊伯拉欣的軍隊在德里北面的帕尼帕特決戰。伊伯拉欣擁有10萬人的隊伍和1000只大象,而巴布林的軍隊只有2。5萬人。能不能在這次決戰中以少勝多,對巴布林說來真是一個極其嚴重的考驗。巴布林是個善於用兵的人,戰爭一開始,他首先搶佔了帕尼帕特城堡,又把軍隊佈置在城堡和城邊的溝壕、森林之間,中央則安排了700架載著臼炮(口徑大、炮身短的大炮)的戰車。伊伯拉欣的軍隊和大象旋風般地朝這邊壓過來,真有要摧垮一切的氣勢。巴布林沉著地命令左右兩翼憑險固守,自己指揮炮車集中火力反攻。當敵軍臨近的時候,700門臼炮轟然雷鳴,戰場上彈丸紛飛、煙火瀰漫。伊伯拉欣的1000只大象立即亂成一團,四散逃奔。巴布林又命令騎兵從兩側抄襲敵軍,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在這樣前後夾擊下,伊伯拉欣的軍隊完全潰敗了,有1。5萬多人被打死,伊伯拉欣本人也死在戰場上。巴布林在印度土地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久,他統一了印度北部。因為巴布林的母親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後代,他便自稱莫臥兒(莫臥兒是蒙古一詞的變音)。人們就把他建立的帝國叫做莫臥兒帝國。

可是,巴布林要在印度建立國家的想法還沒有被他的部下理解。很多大臣和將領對巴布林說:印度既沒有良馬、馴狗,又沒有葡萄、甜瓜,也沒有清水泉,好麵包,甚至連蠟燭都沒有。我們留在這裡有什麼意思呢?原來,由中亞地區的突厥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組成計程車兵,習慣了入侵以後劫掠一番就返回原地,不想在印度安家。當時印度又飽受戰爭蹂躪,城鄉都很殘破,所以大家才這樣說。

巴布林說:印度有廣闊的土地和千百年的積累,特別是它擁有成千上萬的精工巧匠。我們可以用這些人造成一個富強的國家,這比老家強多了。他召集全軍將士,向他們表明了自己要在印度立國的決心。隨後,他讓願走的回老家,願留的繼續幹。這樣,他的政策終於贏得了部下的理解。莫臥兒帝國很快地在印度北部站住了腳。

巴布林在48歲時死去了。到他的孫子阿克巴統治時期,莫臥兒帝國達到全盛,帝國的疆域大大擴充套件了。除南印度外,整個印度大陸幾乎完全統一。亞格拉就是當時的帝國首都(後來遷到德里)。阿克巴很注意防止地方割據,加強中央集權。他改進了水利灌溉,整頓了財政管理,取消像寡婦殉葬之類的落後風俗。他既注意引進波斯和阿拉伯的文化,也尊重印度的民族文化。因此,在他的統治下,帝國經濟繁榮,社會比較安定。首都亞格拉成為一個世界名城。當時有一位歐洲人到亞格拉遊覽,對它的繁盛感到驚奇。他說:亞格拉比倫敦大得多,而且人民富裕,市面繁榮。在這種情況下,阿克巴的孫子沙傑汗時期能夠建造起那樣壯麗精美的瑪哈爾陵,也就不足為奇了。

莫臥兒帝國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期。這期間,印度封建文化在阿拉伯和波斯的風格影響下進一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