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現象,那必定會令人不可思議;可是我知道,只要使一個人進入催眠狀態,這樣一種效果實際上是完全可能產生的。由於你在患者身上花費了很大的功夫,你就很可能成功地同他建立起這樣一種催眠關係——暗示他依戀於你——儘管這可能並非你的本意。從這一層意義上說,你的療法之所以取得奇蹟般的效果,是由於催眠暗示的作用。然而就我所知,催眠療法卻要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如此看來,我們的這位“公正的人”並不像我們起初所想象的那樣無知,或那樣困惑。
有明顯的跡象表明他正試圖藉助已有的知識來理解精神分析,並正試圖把精神分析同他已經瞭解的某種東西聯絡起來。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困難任務是要讓地明白:他這樣做是不會成功的,分析法是一種獨特的療法,是一個新穎、特殊的發現,只有藉助於新的洞察力——或新的假設,如果這樣聽起來更恰當一些的話——才能理解。
不過他仍在等待我們對他最後的看法作出答覆。
你所說的分析者的特殊個人影響當然是值得重視的。這種影響在分析中存在並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同催眠術所起的作用並不一樣。
我們應該可以使你相信,這兩種情況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只需指出這樣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那就是,我們並不像催眠暗示那樣運用這種個人影響,即運用這樣“暗示”因素,來抑制疾病的症狀,而且,如果你認為這種因素是貫穿治療始終的媒介的催化劑,那就是錯誤的。
在治療的初期階段,無疑是如此。但是後來它就同我們的分析意圖相對抗,並逼迫我們採用最有力的對策。我願意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患者的思想偏離分析技術有多遠。如果我們的患者擺脫不了負罪感,彷彿他犯了什麼大罪似的,那麼我們就不能建議他忽視自己的良心不安,也不能強調他的勿庸置疑的清白;他自己常常試圖這樣做,卻未能成功。我們所做的只是提醒他,這樣一種強烈的、持久的情感畢竟總是有著某種真實的基礎的,而這個基礎是可能發現的。
“如果你能以這樣贊同患者的負罪感的方法使他們得到安慰,那將使我頗感驚訝,”這位“公正的人”評論道。
“不過你的分析意圖到底是什麼呢?你究竟對病人做些什麼呢?”
二
如果我希望我的話能說得明白易懂,我無疑應該向你談談某個在精神分析領域之外無人知曉或無人欣賞的心理學理論。從這個理論中你將不難推匯出我們從患者那兒想要獲得和如何獲得的東西。我將以教條主義的態度來向你闡述這一理論,把它看作一個完善的理論結構。
但是你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它就像一個哲學體系那樣,是作為這樣一個結構誕生於世的。
這個理論結構是我們非常緩慢地發展起來的,我們在每一個細節上都進行了艱苦的探索,我們不停地對它進行修改,始終不脫離實際觀察,直到最後形成一個似乎足以適合我們的目的的完整結構。
就在幾年前,我還不得不用別的方式來表述這一理論。
而且今天我當然也不能向你保證說,我用來表述這一理論的形式是再也不可更改的。
正如你所知道的,科學絕非神靈的啟示;一門科學在誕生之後很久仍然會缺乏不容懷疑、不可更改、絕對正確的特性,儘管人類的思想是多麼深切地渴望這些特性。
但是現實就是這樣,我們目前只能做到這一步。如果你能進一步牢記,我們的這門科學還非常年輕,而且它所涉及的也許是可能成為人類研究課題的最棘手的內容,那麼你將會很容易對我的闡述持正確的態度。
不過,要是你沒聽懂我的話,或希望我作出進一步解釋,你可以隨時打斷我。
“我甚至想在你開始講之前就打斷你。你說你打算向我闡述一種新的心理學,但是我總認為心理學根本不是新的科學。心理學和心理學理論已經夠多的了;我還在大學的時候就已聽說過這一領域的巨大成果。“
我根本不想對這些成果提出質疑。
但是,只要你更細緻地考察一下這個問題,你就不得不把這些巨大成果歸為感官生理學範疇。
我們不可能發展關於精神生活的理論,因為這種發展受到一個本質的誤解的阻抑。按照當今大學裡的教學情況來看,這種理論包含哪些內容呢?
除了在感官生理學領域所獲得的那些可貴發現,有關我們的精神活動過程的一系列分類法和定義已經成為每一個受教育的人共有的財產。
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