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小說:曹操秘史 作者:千頃寒

陝縣(今河南陝縣),追兵緊跟著也到了。此時,天子的虎賁、羽林衛士加起來不到一百人,李樂、董承手下的兵力損失也很大。涼州軍日夜不停地在城外鼓譟,城裡的人膽戰心驚,只想早點逃出去。

在商議如何逃時,大部分人主張順黃河灘東下,到河上著名的渡口孟津,由那裡登岸到達黃河以北的白波軍控制區。從地圖上看這倒是一條捷徑,但實際上它是一條死路,因為充滿了危險。

幸虧太尉楊彪是弘農郡人,對這裡的地形很熟悉,他說:“從這裡往東,有一個地方叫‘三十六灘’,那裡十分險要,根本無法透過。”侍中劉艾曾經在這一帶工作過,也說那裡太危險。最後決定直接在陝縣附近強渡黃河,命李樂先行探路,準備船隻。

隨後,獻帝以及百官們悄悄出城,開始向黃河邊上徒步行進。大家行跡匆匆,都怕走晚了命就沒了,所以什麼多餘的東西都沒帶。只有皇后伏壽的哥哥伏德例外,他一手攙扶著妹妹,另外一邊夾著十幾匹綢緞。大家都有點納悶:這哥們夠貪財的,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舍不下這點布?

可很快大家都將明白過來,這些綢緞是如此重要,成為救了很多人命的那根稻草。

一行人向黃河邊上奔命,一路上擁擠不堪,就連皇后的衛士們也只顧往前跑,大家把路都堵住了。符節令孫徽急了,在人群中揮著刀,一通亂剁,皇后衣服上都濺滿了血。不過,總算來到了黃河邊。

到了以後,大家都傻眼了:黃河的大堤太高了,離下面足有十多丈,相當於六七層樓高,無法下去。這時候伏德把隨身攜帶的綢緞拿了過來,董承又弄來幾個馬籠頭,就用這些東西捆紮成一個簡易的“坐輦”。行軍校尉尚弘勁大,由他揹著獻帝劉協,坐在上面,由頂上的人拉著往下吊。

其他人用伏德剩餘的綢緞結起來陸續往下滑,排不上號的,索性跳了下去,有的當場摔死,有的摔傷。

李樂弄來的船很有限,裝不了那麼多人,大家一擁而上,都想往上擠。董承、李樂只好用暴力阻止,可大家仍然不願意放棄,跳到水裡死死抓住船幫不放,船上的人舉刀亂剁,船艙裡落下了不少砍斷的手指。

只有少數人上了船,保住了一條命。停留在岸邊的人遭到了隨後趕來追兵的劫殺,僥倖沒有被殺的,衣服也被亂兵給扒了,此時是十二月底,黃河中下游最冷的時候,黃河雖然沒有結冰,但異常寒冷,有人活活被凍死。

李親自來到岸邊,看到天子已經渡河,就派出偵察兵(斥候)前去追趕,董承害怕他們放箭,在船上找了條被褥當盾牌護著獻帝。經歷了這樣的驚心動魄之後,天子一行總算到達了黃河北岸,駐進李樂在大陽(今山西平陸)的軍營。

雖然暫時穩定下來,但糧食成了問題。李樂這裡本來就不富裕,要供應天子及百官的飲食,更是一籌莫展。正在此時,送糧的人來了。

河內郡太守張楊聽說天子東歸,就派了一支部隊前來接應。他估計天子一行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沒有吃的,於是讓接應的這幾千人每人都背上足夠的軍糧(使數千人負米貢餉),這真是雪中送炭。

這裡是河東郡的地盤,河東郡太守王邑也隨後趕到,送來了一些布帛,給大家做衣服。獻帝下詔封王邑為列侯,拜韓暹為徵東將軍,李樂為徵北將軍,胡才為徵西將軍,張楊為安東將軍。

就這樣,天子一行在董承、楊奉、李樂、胡才、韓暹、張楊、王邑等人護衛下暫時停駐在黃河北岸的河東郡。河的對岸是李、郭汜和張濟的聯軍,他們手裡有在黃河岸邊俘虜的百官、宮人,以及此前弘農郡山澗俘虜的司徒趙溫等人。獻帝特別惦記他們的安危,派出使者到對岸與李等人談判,李接受和談,把俘獲的趙溫等百官以及宮人們放了回來,並送還一部分繳獲的御用器物。

張楊雖然送來不少糧食,但此時聚集在這一帶的部隊越來越多,後勤供應很快又成為一大難題,大陽又是個很小的地方,天子日常起居及辦公只好因陋就簡。據《魏書》記載,獻帝議事的地方外面只圍著籬笆,他與大臣們議事時士兵們都擠在外面看,這些兵大部分前不久還是農民起義軍,剛剛被收編,還不習慣軍紀,一邊看一邊嘻嘻哈哈。

司隸校尉管可能長得有點怪,成為軍民們取樂的物件,每次他進去向獻帝彙報工作,門口的人都向他扔東西,逗他開心。曾經,司隸校尉是何等威嚴的職務,眼皮一抬就夠老百姓心驚肉跳的。獻帝一心想盡早回到洛陽,但是跟前的這些人情況很複雜,各自想法都不一樣,沒有人關心天子的想法,只想如何伸手向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