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曹操秘史 作者:千頃寒

在《後漢書》裡專門有曹騰的傳記,篇幅雖小,但作為宦官能夠入傳,而且是以正面形象留存於史冊,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根據曹騰傳記載,他字季興,這說明他不是獨生子,上面至少還有三個哥哥,叫什麼名字已無法考證,但估計他們的字會是伯興、仲興和叔興。

當年,曹騰因為性格“謹厚”被劉保的母親、攝政的鄧太后看中,讓他陪當時的太子劉保讀書。歷史上,靠著這種與未來天子同學加玩伴的關係日後翻雲覆雨的大有人在,比如明朝的大太監馮保。

但與馮保比起來,曹騰做事更謹慎、低調,他先後侍奉過安帝劉祜、順帝劉保、衝帝劉柄(劉保的兒子,二歲即位、三歲病死)、質帝劉纘(罵梁冀跋扈將軍的那個)、桓帝劉志,前後三十餘年,“未嘗有過”,這堪稱是驚人的紀錄。如果把東漢末年所有大宦官的經歷都考察一遍的話,就會發現能數十年裡成為皇帝、皇后和皇太后身邊的紅人,又能全身而退的,幾乎只有曹騰一例。

這也說明曹騰與梁家的關係不一般,種種跡象表明,他是一個“梁黨”,否則,不管他多麼“謹厚”,要想三十餘年處於權力中樞而又“未嘗有過”,都是痴心妄想。事實上,作為主要的政治同盟,曹騰是梁冀在宦官隊伍中的代言人。

曹騰很有心機,他雖得梁太后和梁大將軍的信任,卻沒有幹過多少欺壓人民、為非作歹的壞事,相反還做了不少好事,載於史冊的,是說他推薦了不少人才,傳記裡列舉的六個人,都是漢末響噹噹的人物,政界的如延固、虞放,軍界的如張溫、張奐,學界的如邊韶、堂溪隆。曹騰扶持這些人,一方面落得為國舉薦英才的美名,同時也是為自己以及後代子孫們鋪路。比如張溫、張奐,日後成為帝國軍隊裡元帥級的人物,董卓、孫堅、陶謙、公孫瓚、劉表等都曾是他們的部下,在軍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視。後來曹操能以文職身份直接進入軍界,擔任重要軍職,很可能就是得到了他們的相助。

可以說,曹騰的精心佈局對於日後成就龐大的曹魏帝國居功甚偉,曹氏一族百年間的繁榮興盛是曹騰打下的基礎。

曹騰與梁氏的親密關係,在擁立桓帝劉志繼位一事就能看出來。本初元年(146年),劉志十五歲,只是一個外藩的縣侯。當時,劉志的上一任漢質帝劉纘死了,帝國需要挑選新的接班人。

劉纘上崗的時候還是個童工,只有八歲,這個小朋友很不簡單,就是他在朝堂上當著滿朝大臣的面指著大將軍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但也就因為這句話,他被梁冀在餅裡下藥給毒死了。

劉纘死的時候才九歲,自然來不及為帝國準備好下一屆接班人。在接下來推選繼任者的激烈鬥爭中,很快形成了兩種針鋒相對的意見:一派擁戴蠡吾侯劉志,一派擁戴清河王劉蒜。

“擁志派”的代表是輔政的太后梁,還有她的哥哥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大將軍)梁冀:“擁蒜派”的代表是太尉李固、司徒胡廣、司空趙戒等當朝三公,以及外交部部長(大鴻臚卿)杜喬等一批朝臣。雙方勢均力敵,梁家兄妹手握大權,實力佔上風;李、杜等人佔據道德高地,輿論佔上風,一時難分高下。

梁家兄妹力挺劉志有兩個原因,一來劉志正要娶梁太后的妹妹梁瑩;二來劉志年齡相對較小,才十五歲,據說還有點智商不高,呆頭呆腦,傻了吧唧。而劉蒜血統更純、更加成熟,賢明有德,在士人中頗有聲望,意味著這個人很難駕馭。

兩派據理不讓,尤其是李固、杜喬二位,甚至把這件事上升到了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爭得很兇。“擁志派”眼看有點撐不住了,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梁冀打算妥協。要不是宦官集團的及時介入,東漢帝國第十一任皇帝就該是劉蒜了。

東漢中期以後,政壇逐漸分化出四股勢力:皇帝、外戚、宦官和士人。這四股力量分治天下,當它們勢均力敵時,天下就能太平一陣兒,那是國家的大幸。要是某一派或某兩派的聯盟突然崛起,那就不得安生,朝堂上必定鬥得腥風血雨、你死我活。

在這場難分勝負的對抗賽中,曹騰團結了整個宦官集團,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擁志派”一邊,使得勝利的天平慢慢向梁家兄妹傾斜。

據史書記載,在梁冀猶豫不決、甚至要讓步的當口,曹騰曾深夜密訪梁府,希望梁冀不要妥協,並表示全體宦官同仁都堅決支援梁冀挺劉志。

宦官是一個群體,共同的身世、經歷、屈辱感和強烈的追求容易讓他們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每當大事來臨,這種同盟一次次顯示出不可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