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他的父親陳球當過太尉,袁術和陳年輕時在洛陽就是哥們。此時陳在徐州的呂布那裡,呂布是袁術的盟友,跟他要個人應該沒問題。袁術給陳寫了封信,但陳卻沒有來,不是呂布不放人,而是陳壓根不願意。
陳不僅沒來,還給袁術寫了封措辭嚴厲的信,把袁術批評了一通。陳說,讓我去阿附你幹那些非正義的事,就是死我也不能去(欲吾營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袁術氣得牙痛。
金尚是個老黨人,有一定名望,當年被朝廷任命為兗州刺史,而兗州那時已被曹操控制,金尚興沖沖跑到兗州上任,結果連兗州地界都沒有進就讓曹操一路打了回來。金尚沒有地方待,跑來依附袁術。
袁術任命金尚為太尉,但金尚死活不幹,並且準備逃跑,袁術抓住了他,一怒之下將其殺害。
袁術的稱帝行為在曹操看來既是對漢室的叛逆,也是對自己的挑戰。許縣新朝廷運轉不到一年,袁術就公然分庭抗禮,不給他點教訓,勢必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袁術冒出來。
在曹操的戰略規劃裡,解決袁術本來沒有排在前面,他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南陽郡問題,其次是呂布和劉備,然後是關中的涼州軍閥。但現在袁術自己跳了出來,曹操的戰略規劃必須相應做出調整了。
【四、聯合討袁行動】
袁術的僭越之舉讓他的兩大盟友——呂布和孫策不得不向世人表明態度,這二位最終的態度都差不多:堅決反對。
其中以孫策反對得最乾脆。聽說袁術僭號,孫策馬上寫來一封信給予強烈譴責並斷絕雙方關係(以書責而絕之)。這封信有一千一百多字,在書信體文書裡算是很長的了,寫得洋洋灑灑,最早收錄於《吳錄》一書中,信中細數袁術九大罪狀,說他連董卓都不如,以董卓的狂狡,在廢主自立問題上仍然不敢擅為,而袁術竟敢幹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吳錄》稱這封信是張代筆,《典略》認為代筆的是張昭。
孫策在江東已漸成氣候,跟袁術翻臉是遲早的事,袁術稱帝無疑給了孫策一個最合適的翻臉理由,加上此前袁術為得到傳國玉璽而扣押了孫夫人,孫策更是怒從心頭起,這次索性徹底了斷。
跟袁術決裂以後,孫策轉而投向許縣的朝廷。據《江表傳》記載,孫策主動派劉由、高承為特使到許縣朝奉進貢。
曹操見到孫策派來的使者特別高興,拉攏孫策可以瓦解袁術的聯盟,孫策如能從背後夾擊袁術,那袁術豈不死得更快?為此,曹操以獻帝的名義,立即派議郎王為特使前往江東,對孫策勇於同逆臣作鬥爭的行為給予表彰,並拜孫策為騎都尉,封吳侯。
孫策的勢力已跨有兩三個郡,騎都尉一職連個郡太守都抵不上,頂多是個大校師長。孫策覺得這個職位有點低,想要個將軍名號。孫策派人私下游說王(使人諷),這個王倒挺不簡單,在來不及請示彙報的情況下當機立斷,自己做了回主,重新拜孫策為明漢將軍。
當時,袁術還有個同盟軍叫陳,屯駐在長江以北的海西一帶,曹操讓孫策討伐這股敵人。孫策領命,準備率軍渡江作戰。
孫策剛要出動,陳那邊先下了手,派人悄悄來到江東,結交祖郎、焦已及嚴白虎等割據勢力,準備趁孫策主力渡江之際從背後下手。這件事幸虧被孫策察覺,他派呂範、徐逸攻打海西的陳,自己留在江東對付敵人。《山陽公載記》稱,陳最後被打敗,隻身一人逃走,他來到冀州,被袁紹收留。
呂範、徐逸大敗陳,俘獲包括陳老婆孩子在內的四千多人。在孫策及時出手下,袁術賴以為外援的右翼被剪斷了。
再來看看呂布那邊的情況。袁術稱帝后,派韓胤為特使專程到徐州給呂布報信,並且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與呂布和親,娶呂布之女為兒媳。
對於袁術結親的要求,呂布開始傾向於答應,他甚至把女兒交給韓胤,讓他帶走。但是,對於這項決定,呂布手下有一個人特別緊張,他想到如果真是那樣,無論於國於已,都要壞事,所以趕緊來勸呂布。
這個人就是陳,時任下邳國相。陳曾拒絕袁術的徵召,還把袁術譴責了一番。呂布跟袁術如果站到一塊,將來對自己很不利。這還是其次,問題是揚州、徐州一旦結成一體,這個偽朝廷勢力就更不得了,天下就要受難了(徐楊合從,為難未已)。
陳作為漢室名臣的後代,正統觀念一向很強,在大是大非面前,陳沒有含糊,他急忙來勸呂布。陳說:“曹公奉迎天子,輔助國政,將軍您應當同他合作,共圖大計。現在反而與袁術結親,必受不義之名,將來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