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敵兵很快投降了,根據曹仁前後所立的戰功,他被封為都亭侯。曹仁應該還提出了具體的攻城方案,不然城裡的敵兵也不會輕易投降,不過具體方案不見記載,應該是更改之前的命令,給城裡的人留出一條活路,誘使敵兵投降吧。
此次西征是曹軍主力在連續一年作戰後,沒有得到充分休整情況下進行的,加之此次多為山地作戰,對擅長平原突襲的曹軍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這次西征幷州勝負方面雖然沒有大的懸念,卻也打得異常艱苦。
在越過太行山區時,曹操寫了一首《苦寒行》的詩,記錄了行軍的艱辛和自己不得已用兵的感慨,是一首軍旅詩的佳作。詩中寫道: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曹操在詩中描述到:太行山上山高路險,車輪都能被顛壞。樹林蕭瑟,北風呼嘯,熊和虎豹時常出沒,山谷里人煙稀少。大雪紛飛,抬頭仰望怎能不長長嘆息。此情此景,令我心感惆悵,甚至想到了回師,為此在路上不斷徘徊。已經迷失了道路,到了晚上還沒有找到露營之處,人和馬都飢寒交迫了,揹負行囊砍柴燒火,鑿開冰凌煮粥做飯,想起了那首叫《東山》的詩,又勾起了我深深的哀傷。
曹操提到的《東山》這首詩,是《詩經》中的一篇,相傳為周公東征時,三年沒有回過家的戰士們吟出的思念家鄉的詩。
從這首《苦寒行》裡,我們依稀可以體會到古代作戰的艱辛。那不是地圖上的幾個點,也不是史書上的幾行字,甚至不是血和淚就能說完道盡的,那種艱苦卓絕,那種百轉千回,讓人忽然明白,所謂戰爭其實不是簡單地拼武力,也不僅僅是拼智謀,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拼的是人性和毅力,是人對自己極限的挑戰。
【九、兩位能臣】
高幹被殺,壺關攻破,活動在幷州地區的黑山軍首領張燕此前已歸順了曹操,被封了侯爵。此外,在這一帶有傳統勢力的南匈奴也表示不願為敵,曹操西征幷州眼看將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但局面並不完全這麼樂觀,幷州自身的問題好解決,包括河套一帶的朔方郡、雲中郡其實並不需要發兵攻打,可以傳檄而定。但幷州南面隸屬於司隸校尉部的河東郡、弘農郡一直處於動亂之中,直接影響到幷州地區的穩定。
就在高幹起兵的同時,河東郡的張晟聚眾上萬人響應高幹,弘農郡的張琰也加入進來,他們活動於崤關、澠池一帶,勢力逐漸壯大。
曹操任命的河東郡太守是王邑,不巧的是他此時正好被徵入朝。王邑的上司是司隸校尉鍾繇,鍾繇認為王邑不太稱職,想奏免他。郡政府屬官衛固以及地方駐軍負責人(中郎將)範先趁機生事,他們面見鍾繇,以民意為藉口要求王邑留任。衛固等人表面上為民請願,實際上是想把局面弄亂,好與高幹暗中相通(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高幹通牒)。
河東郡的嚴峻形勢讓曹操頗感憂心,曹操寫信給許縣的荀:“關西諸將表面臣服而心懷貳心(外服內貳),張晟作亂於、澠,南面與劉表相通,衛固等人又響應他,眼看將釀成大亂。河東郡是天下要地,請先生為我舉薦一個像蕭何、寇恂那樣的賢才去鎮守。”
荀很快回復:“西平郡太守杜畿,勇足以當難,智足以應變,正是明公需要的那個人。”曹操於是任命杜畿為河東郡太守。
杜畿字伯侯,關中人,是西漢名臣杜延的後代,二十多歲時在家鄉當過縣長,後避亂於荊州。建安初年曹操在許縣招攬人才,經荀推薦到司空府任職,後外派為護羌校尉,兼任涼州刺史部西平郡(治所在今青海西寧)太守。
杜畿不是穎川郡人,跟荀也沒有什麼交往,他為荀所注意純屬偶然。據《傅子》一書記載,杜畿剛從荊州到許縣時,跟侍中耿紀認識,兩個人經常深夜閒聊。荀恰巧是耿紀的鄰居,夜裡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認為他才識出眾。
第二天,荀派人對耿紀說:“身邊有這麼才識出眾的人不向天子推薦,豈不是白拿了朝廷的俸祿?”荀與杜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