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er’是普魯士詞,意為‘孩子’,而‘garten‘為‘花園’之意。換句話說,‘孩子們的花園‘之意就是由國家來進行教育,或者說是‘灌輸’。這種體制設計的目的是讓父母放棄教育孩子的職責,而孩子則被教育成能夠最好地為國家服務的人。”
“小學”一詞起源何處
窮爸爸曾說:“小學教育被稱為‘初級教育’的原因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從學習內容中抽出‘有趣課目’並把它分成各個部分。當你從學習過程中抽出有趣課目後,教育就變得無趣了。”他解釋說:“例如,一個孩子對房子感興趣,而房子的課目就被撤換掉並分成各個部分,如數學、科學、寫作和藝術。所以在學校裡學得好的學生應是對數學、寫作、科學課感興趣的學生。但是,對更大課目感興趣的學生,如對房子感興趣的學生,他就會產生厭倦,因為他們的興趣課目被撤換掉了,只剩下組成課目的各個初級組成部分留待學習。這就是‘小學’或‘初級教育’一詞的出處,這也是很多學生認為學校無趣的原因。興趣課目已被撤換掉了。”
我認為家庭學校和私立學校數目的不斷增加有幾個原因,它們是在從政府手中收回教育的權力並把這一權力還給父母和家長。
從武士到醫生到教師
我父親的家族在日本封建王朝時期是騎士階層,或稱為武士階層。隨著與西方梨酒貿易的開始,封建王朝開始瓦解,我父親的家族開始放棄武士生涯,轉而成為醫生。我的祖父本也應該成為醫生,但他跑到了夏威夷,所以家族的鏈條就從他那裡截斷了。雖然祖父沒有成為醫生,但他希望他的兒子上醫學院,可父親沒能滿足他的願望。
當我問爸爸為什麼不去當醫生時,他說:“上高中時,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麼多同班同學會突然從學校中消失。今天我的朋友還在學校,可第二天就不來了。我很好奇就去問校監,但仍不明白。很快我發現只要糖和菠蘿種植園需要人手,學校就會消失至少20%的亞洲移民的孩子。種植園透過這種方式保證了穩定的未受過教育的勞動力來源。當我發現這件事後,我的血液沸騰了。從那時起我決定進入教育而不是醫學領域。我想讓這個體制使每一個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為了使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最好教育的可能性,我願意和大公司及政府鬥爭。”
爸爸終生為改變這個體制而奮鬥,但最終卻成為他期望改變的體制的犧牲品。在他生命的晚期,他被評為夏威夷150年來公立教育史上的兩位傑出教育者之一。雖然他因他的勇敢而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承認,但這個體制依然沒有什麼變化。現有的教育體制培養了我們;也有很多人脫穎而出;但要跟上技術和社會變革的步伐;它還需要走很長的路。爸爸非常重視在家中對孩子的教育,他常說:“發現你們的天賦與取得好成績同樣重要。”換句話說,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各不相同。至於父母,就該理智地觀察孩子能學得最好的方式,然後支援孩子發展自己的學習贏配方。
每當我看到嬰兒,我就看到了急於學習的年輕天才,幾年後,我再看到這些天才時,他們都在厭倦學校並且不理解為什麼要被迫去學習與他們無關的東西。許多學生感到羞辱因為他們被按照不感興趣的課程考試分數來評價,結果就被打上了“聰明”或“不聰明”的標籤。一個年輕人對我說:“並不是我不聰明,我只是不感興趣。你們要先告訴我為什麼我應該對這些課目感興趣以及我該怎樣運用它們,那樣我或許會願意學習。”
問題不僅僅是不好的成績。當然,爸爸認為分數會從正面或負面來影響一個學生的未來,擔心不好的成績會影響到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信。他常說:“許多孩子興高采烈地去上學;然後失望地離開學校。”他建議道:“如果您的孩子剛好不喜歡學校;那麼在孩子人生的這個階段,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讓孩子取得好成績,而是要讓孩子留住上帝賜予的天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留住他們的學習熱情,即使這種興趣不在課堂上。”
現實是孩子要學的東西遠比我們要多。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會在下一章要提到的另外兩個贏配方上落後。所以我認為,在家裡發展孩子的學習贏配方遠比他們在學校裡的考試成績重要。窮爸爸和富爸爸都說:“當你離開學校並進入現實生活後,真正的教育才剛剛開始。”
第三部分 你的孩子會在30歲落伍嗎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的父母預測我的道路是:從學校畢業,找份工作,當個勤勤懇懇的僱員,在公司的階梯上努力攀升,呆在那裡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