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退休後,我會得到一塊金錶;然後在退休人員俱樂部玩高爾夫球一直玩到太陽落山。
越老越不值錢
終生從事一份工作的想法是工業時代的思想。從1989年柏林牆倒塌到國際網際網路建立,世界和就業規則發生了改變。還有一個改變的規則就是“人越老越不值錢”(對企業而言)。在工業時代;人越老越有價值,但在今天卻恰恰相反。在資訊時代,對許多人而言是越老越不值錢了。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孩子的學習贏配方能及時跟上時代的變化的原因。一個孩子的學習贏配方必須是能夠始終跟上職業贏配方變化的精心策劃的學習配方。換句話說,你的孩子可能會在30歲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從而就需要學習一個新的能跟上由市場決定的職業需求的職業配方。說得更清楚些就是,如果你的孩子還保留著一生只幹一份工作並且不準備去學習和改變的思想的話,那麼隨著歲月流失,你的孩子將會被遠遠地拋在後面。
好成績不代表一切
未來並不屬於只會在學校裡拿好成績的學生,而是屬於有最好的學習贏配方與最新穎的技術頭腦的孩子。比學會怎樣透過考試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改變自己,以及如何比他們的同班同學更快地適應生活。為什麼呢?因為未來的僱主和公司會把更多的錢付給今天的學校未曾教授過的技術。看看今天的公司需求大氣候,需求最旺的人是懂得網路的人才,可幾年前這個課程在學校裡並沒有教過,市場最不需要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只想要高薪但卻與資訊時代大大脫節的人。
員工短缺
當市場還存在短缺工作的現象時,談人們會落後顯得有些令人奇怪。我有個朋友毫不擔憂地對我說:“我年齡大而且不太懂計算機又怎麼了?到處都是工作,我想去哪裡工作,就可以去哪裡工作。”
我們的確存在短缺工人的問題,可這僅僅是因為我們正處於經濟繁榮時,幾年後,押在現在公司身上的幾十億美金就可能離開這個行業了。當這些脆弱的新技術企業因缺乏資金而開始萎縮時,市場上的工人會氾濫起來。而隨著這些公司的倒閉,其他一些企業也會受到影響。
繁榮和衰退
要想更好地瞭解我們所處的繁榮期及員工短缺現象,只需回顧一下許多年前的繁榮和衰退週期。
1�1900年,有485個汽車製造商,到1908年,僅剩下一半。今天,原485家中汽車製造商中只有3家還存在。
2�1983年,美國有大約40家計算機生產商,今天只有4家生存下來。
3�1983年,Burroughs、Coleco、modere和Zenith還是新興計算機技術的領導者。今天,許多計算機行業的年輕人從未聽說過這些公司。
4�網際網路的建立正把大筆大筆的資金拉入市場。但是當它們無法贏利並最終把資金用完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市場還會繼續存在工人短缺和很多高薪工作嗎?
5�技術將跨越洲際。今天,我去過的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稱作“矽谷”的地區,將來孩子工作的競爭者可能並不生活在這個國家——而且,他們對工資水平的要求會不一樣。
你會在多大年齡時顯得老了
最近在澳大利亞,我的朋友凱利·裡奇遞給我一份當地的報紙《西澳大利亞報》。“看這兒。”凱利說,“這篇文章實際上就是這麼多年來你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就是人們應知道自己在多大年齡時會顯得老了。而且你的衰老程度與你的職業有關。”這是2000年4月8日的報紙,上面有一篇題為“你已錯過了機會嗎?”的文章,照片上是一位年輕的設計師、一位體操運動員、一名律師和一名模特的照片。在代表不同職業的每個人的照片下面,都有一行文字:
1�設計師有效期限30年
2�體操運動員有效期限14年
3�律師有效期限35年
4�模特有效期限25年
換句話說,在這些職業中,當你的有效期滿後,你就會顯得衰老了。這篇文章的開始是引用了一個並不是超級模特的模特的故事,她每星期能掙2 000美元,到了28歲時她不再工作。這篇文章寫道:許多職業都有一條通向職業生涯終結的軔線,你的職業生涯也許是20年,25年,30年或40年。不論是什麼時候結束,但它總是早於你的退休年齡,這種結束可能是體能上的限制:如模特的容顏老去,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已衰退;也可能是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