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也是防範風險的措施。
貨幣供給——貨幣可以無限的印刷嗎?
* 貨幣供給
* 貨幣創造過程
* 貨幣供給的決定
* 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供給
美國發布訊息,要開動印鈔機,印一萬億美元的鈔票。這在我們看來也許匪夷所思,印鈔機是可以隨意開動的嗎?鈔票可以無限的印刷嗎?美國開動印鈔機是為了在維持聯邦基金利率處在歷史最低點的同時,動用上萬億美元購買國債和抵押貸款相關債券。其中購買房產抵押債券及機構債券共計8500億美元,未來6個月購買長期國債3000億美元,以解凍信貸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經濟復甦。或者,當看到電視裡放到銀行的流水線上鈔票像紙張生產一樣一摞摞的堆積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國家到底有多少流通中的貨幣?我們又需要多少貨幣?可以無限制的去印刷鈔票嗎?看過第一章裡的通貨膨脹,我們知道如果貨幣生產不斷增長,但一國的經濟卻沒有這樣發展,即商品和勞務沒有那麼多的話,只會造成貨幣供給過量,最終會使錢不值錢,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多少的貨幣供給才是剛剛好的呢?更具體的,怎麼計算貨幣供給有多少呢?是看印製了多少鈔票嗎?對於這點的回答,我們需要首先知道貨幣的層次與貨幣創造過程中出現的乘數效應。
一般認為,貨幣層次可以劃分如下:符號為M0,也就是表示現金,即手上所拿的鈔票;符號M1是我們常說的狹義貨幣,等於現金+活期存款;符號M2為廣義貨幣,是M1基礎上加定期存款;M3=M2+其他金融資產。
貨幣供給的大概環節是,首先,由中央銀行供給基礎貨幣,這就是我們概念中具體形象的貨幣。然後,由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記賬貨幣,這種貨幣就是下面將要討論的被創造的貨幣。
貨幣創造過程
到底什麼是貨幣創造過程呢?它又是怎樣影響貨幣供給呢?首先,我們需要回到沒有銀行的時候。此時,當世界上有100元現金時,貨幣供給的總量就是100元。可是,當有了銀行後,中央銀行供給100元的貨幣,那麼,拿到貨幣的人還可以將它存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將其中一部分貸出去,這樣的話,貨幣就被創造出來了。我們可以看一個例子。。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章 投資經濟學:人生理財的必備學問(4)
假設小西拿到中央銀行的100元初始貨幣,存到小梨商業銀行,為了風險控制,小梨要留出10%,也就是10元錢而把剩下的90元貸給了小智。現在,小梨商業銀行的賬本是這樣的:
這時,我們發現,小西的存款依然是100元,也就是小西有了100元貨幣沒有變,可是,小智手頭上卻多出了90元現金,按照貨幣的狹義定義,現在有了190元貨幣,這就是由於小梨商業銀行多創造出了90元。
可是,流通還沒有結束。小智用這90元在小亮那兒購買商品,小亮把得到的90元存起來,但他選擇了另一家小內商業銀行,小內商業銀行也留下10%,也就是9元,而貸給另一人小風81元,小真的賬本是這樣的:
現在,貨幣就更多了,除了小西的100元存款,還有小亮的90元存款與小風的現金81元。小內銀行多創造了81元。
我們可以想象,小風繼續消費這81元,然後這81元還可以繼續在銀行裡創造貨幣。這樣迴圈下去,可以用數學知識得到,一開始的100元到最後可以變成1000元(100/)的貨幣供給。
商業銀行就是以這種存款——貸款——再存款——再貸款的方式創造貨幣。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每發放一次貸款,存款貨幣就擴大一次。在這裡,基礎的100元就被稱為基礎貨幣,而1/=10也就是貨幣乘數(準備金比例10%的倒數)。貨幣乘數在經濟上的意義就是銀行體系用每一元準備金所引起的貨幣量。我們可以發現,留的準備金比例越小,倒數越大,所能創造出來的貨幣就會越多。
貨幣供給的決定
從貨幣創造過程中,我們知道,基礎貨幣是決定因素,那麼,中央銀行一開始應該發行多少基礎貨幣呢?這就要根據實際中需要的貨幣量和存款準備金率來決定基礎貨幣量。經濟中貨幣的需求主要由居民和企業帶來的。關於貨幣需求,各個經濟學家的看法其實不盡相同。
*認為貨幣量取決於價格的水平、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和貨幣的流通速度這幾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