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如說,商品價格總額增加,比如汽車數量越來越多,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時,貨幣需求量就會增加,而貨幣流通速度越快,需要的貨幣越少,但是如果流通的很慢,大家都賺了錢就藏在地窖中的話,經濟中需要發行的貨幣數量便會越來越多。

凱恩斯則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是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三種動機決定的。交易動機是指為了購買商品、勞動等,我們需要貨幣作為中介來付價錢和拿工資,從而對貨幣所產生的交易需求;預防動機是說人們總想要保有一些貨幣,以防不時之需,如突然生大病,等等;投機動機則是利用貨幣在資本市場投資,以錢生錢而對貨幣產生的需求。由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決定的貨幣需求取決於收入水平,即大家收入越多,想購買的東西越多,想要保留的貨幣也越多;而基於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則取決於利率水平,利率會影響大家投資虛擬經濟的熱情。

這樣得出的貨幣需求都是和商品價格水平相關的,只是名義上的貨幣需求。比如,同樣的蘋果,之前賣3元一斤,我需要三斤,就需要9元錢,但現在同樣的蘋果卻需要4元一斤,我還是需要三斤,卻不得不需要12元錢,這樣的貨幣需求上漲是名義上的,實際上並沒有上漲,因此,我們還要根據物價水平對其進行調整,得到實際貨幣需求。

第二章 投資經濟學:人生理財的必備學問(5)

貨幣政策工具

我們知道,中央銀行控制著基礎貨幣,可以透過基礎貨幣來影響貨幣供給,但實際中,還可以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可以作為政策工具來調節貨幣供給,從而對經濟執行施加影響。即除了控制貨幣發行,央行還可以透過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改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與直接信用管制來調節貨幣供給。而前三種為主要政策工具。

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即為了增加貨幣供給,中國人民銀行就會在全國債券市場上買入債券,相應的,為這些債券支付人民幣,這些支付的人民幣就會進入市場流通,增加了經濟中的人民幣數量,而這些人民幣再存入商業銀行的話,還可以繼續創造。因此,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的是基礎貨幣。相對應的,如果想要減少貨幣供給,中國人民銀行就會向公眾出賣很多國債,當公眾用他們的存款和現金進行購買時,流通中的貨幣就減少了,而銀行存款減少,貨幣創造過程也就向反方向進行加倍收縮。其實,公開市場很容易操作,因為政府就如同購買自己的資產組合一樣購買公眾的債券,它是比較常用的。

存款準備金政策。如同之前小梨銀行所留的10%比例就被稱為存款準備金,它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只是在現實中,法定存款準備金是由中央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也就是說,它的倒數就是貨幣乘數,影響著貨幣創造量。中央銀行可以透過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再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由於貸款太多或是一起取款的人太多從而造成了準備金不夠而向中央銀行借款所要支付的利息。因此,如果中央銀行將再貼現率很低,商業銀行可能就會沒有留足準備金而多貸款,從而貨幣創造更多,使得貨幣供給增加,反之,則使得貨幣供給減少。因為,中央銀行也可以透過再貼現率來影響貨幣供給。

此外,間接信用管制也是一種方法。比如,央行給予各家銀行道義勸告,表明自己想法來勸服,就如同父母對孩子的說教。另外也可以進行金融檢查以及公開宣傳自己的政策。直接信用管制則是父母用直接命令的方式,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對銀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數量以及存款利率進行控制。當然,一般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很少採用這類方式。

利率理論——為什麼每次存款利息不盡相同?

* 什麼是利率

* 利率的種類

* 利率水平的影響因素

* 利率的風險與期限結構

什麼是利率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會在銀行裡存有一些存款,雖然存款利息實在少得難以引人關注,尤其是活期,但稍加留心,我們還是能發現,同樣的存款,同樣的期限,每次得到的利息卻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說,它的利率不同。這也可以透過銀行大廳裡的利率板看到。而且,不僅如此,活期和定期,長期和短期,銀行所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