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的人物,終因樹敵太多,招致物忌,被人暗中中傷,引起皇上猜疑,到後來身敗名裂,康熙時的鰲拜,就是前車之鑑。他在位時手眼通天,皇上也讓他三分,而且他是功高位顯的滿族大臣,到後來都未能免得身首異處,全家抄斬。何況自己是一個漢官,更要為官謙慎,恭儉忍讓,在對人對事上力求寬恕,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肯結下冤家對頭,他雖在交友會客時戲謔無常,但事後常道歉解疑,讓人們覺得只是玩笑而已,並無惡意,在情誼上一如既往。
對眼前這事,他告訴管家儘量別去衙門,免得傷了兩家體面,找人調解一下算了,不必把事弄大,也不必爭個事坡下崗。
紀曉嵐回到縣城,拜會家鄉父母官,縣官見他是當朝重臣,這次又陪王伴駕微服私訪,心中無限敬仰,便也百般趨奉,遂將李戴訟狀傳與紀曉嵐。紀曉嵐淡然一笑,似無其事,說聲“知道了”,隨即請縣官當個居間人調停一下這場糾紛,不要把這事張揚出去。
縣官見他這樣看中自己,受寵若驚,夜不能寐,百般揣度著如何了結此事。
紀曉嵐回到北京後,縣官將李戴傳來。出乎李戴意料,這次不是在公堂上審案,而是在署解擺上酒席,熱情款待,心中便明白紀家不願堂上相見,而要調解私了。
縣官本想,用紀曉嵐的名義擺上酒席,坐下來哈哈一笑了事,也算給了李戴面了,誰知縣官把調解的意思一露,李戴竟然不允。
李戴見紀家不想打官司,心想不打官司也行,但是應該紀家做出點表示來,好讓人們知道我李戴不是好欺負的,將來這事傳出來,別人會說連紀家也敬我三分,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