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1 / 4)

小說:點一盞心燈 作者:垃圾王

筆筒而蘊藉,既有中國傳統畫的優閒貞專,又具現代女子的五官面貌,自成一家之法。

老師展畫後就頻頻讚賞,秘書說夫人講有什麼毛病,一定請予指正,倒是包括我在內,都覺得這自是蔣夫人創格,構圖亦稱精妙,實在沒有他人可以置筆之處。耐不住秘書再三敦促,黃老師只得用另外一張小紙條寫了評語,秘書臨行還表示待老師忙得告一段落:夫人想請老師全家去玩,屆時派專車來接。

在他們閒談的時候,我順手把放在一角的寫生冊拿過來翻閱,裡面居然包括了從早期的華山五峰、54年的碧潭,到68年的舊金山海岸速寫,此外更有玫瑰、牡丹、荷花的勾勒,對於花瓣、花葉的結構,都記錄得甚是詳細,可知老人對於體物、觀物的用力之深。

尤其妙的,是在這許多寫生之中,一家幾幅堪稱工筆的翎毛作品,顏色華麗的胡錦鳥、黑黃相同,極稀有的織布鳥,全都敷了彩色。織布鳥旁更特別註明為何人所贈,以及“某年某月歸天”之語,所以圖閱這本寫生冊,倒有些讀數十年日記的感覺。只是不曉得黃老師的寫生本子那麼多,為什麼在同一本上,卻容納了前後這幾十年的東西呢?

“不要浪費,發現有空的頁子,就把它用掉!”老人一語點破。確實是,如師母所言,老師不要說省紙了,連水都捨不得浪費。這使我想起前兩日的一件事。那天下下午老師作畫,我在旁邊忙著攝影發問,只覺得師母在畫室另一頭裁東西,約過了半個鐘頭,居然用橡皮筋圈了一疊紙,放在老師的桌旁,說是可供打草稿。才知道原來那是由日曆上切下來的,印有廣告宣傳字樣的365張小紙條,只是我在想,背面印著字,給老師這樣的大師用,不是太委屈了嗎?

但是在另一方面,老人又非常慷慨,譬如他在44年獲得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時,將兩萬塊獎金全部捐給師大藝術系做為獎學金、48年更舉行師生畫展,將所得15萬元,悉數捐賑中南部水災,這一年來更將包括鞭蓉玉觀音傳家寶及曠世收藏捐贈故宮,且有以一百張作品義賣的壯舉,連他的書籍都正在整理歸類,陸續捐給師大美術系的圖書館,所以老師及師母的儉省,更顯出了他們的偉大,看著老人翻撿出發黃的空臼頁創作,並用那薄得透明的日曆紙打稿,怎不令人感動呢?

老師待人也是極厚的,幾乎每天中午都要帶我吃館子,而且把臺北的餐廳點名排列,儘量不重複,使我才回國不到一個月,已經胖了4公斤。

“今天中午一塊吃飯哪!龍都酒樓怎麼樣?”老人一面染雲,一面拾頭看了看鐘。

“噢!老師,對不起,今天早上我進門時已經跟師母報告過了,中午要去衝片子,所以請假,不去吃了!謝謝您!”

豈知老人突然把筆一扔:“你不去吃是吧?我不畫了!”

當然我還是乖乖地去了。此外還約了何浩天先生。

何浩天先生的工作態度,黃老師是佩服的,也就因此,這去每次由何館長邀請:到世界各地參觀講學,再忙,黃老師都會前往。記得4年前,歷史博物館邀我去佛羅里達州參加西棕櫚灘博物館的中國古代造紙印刷展揭幕,看到坐了二十多個鐘頭才下飛機的黃老師,居然以站馬步的姿勢畫成一巨幅山水。若非有何館長,誰能請得動,又若非是黃老師,誰能以86歲高齡,而精神奕奕,振筆如飛呢!

那一年在紐約:我已經見到了老師一個人吃一人半份牛排的驚人胃口,近兩年他雖然心臟稍有不適而食量略減,倒也還及得上常人。問題是他雖吃得少些,東西可不少叫,不斷地往別人盤子裡夾菜,而且絕對不能剩。所幸白雲堂的學長王南雄早授我一計:自己的盤子裡總要留一點菜,免得他以為你沒吃飽而一直推給你,此外不要坐在他的右手,因為只要桌上有吃不完的東西,老師到頭來一定會在盤子裡轉湯匙,匙把子指著誰,誰就得吃,而擾統計,右手最易中獎。

其實我也有妙招,就是不待吃完,先以有急事為由遁逃,由於早曾報備,往往都能如願;此外若真逃不掉,碰到叉燒包一類麵食,則可以先把餡吃掉,再將皮揉成個球,放人衣袋,保證老師不知道。

下午照例3點鐘開始研究工作,我準時趕到,老人午睡未起,原來中午又轉去新生畫廊看了周澄的畫展。不論多麼忙,老人看畫的興致是絕對不減的,甚至邊時報週刊出版的一本臺歷,他都翻了又翻,裡面全是年輕畫家的作品,他或不盡贊同那些新派的畫風,但表示多看看別人,自己總是受益。座後更常放著集郵簿,敢情他老人家還集郵呢,據說郵局這幾十年來出的郵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