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點一盞心燈 作者:垃圾王

,一張也不少。對藝術的熱誠,新鮮事物的好奇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應該是這位90高齡老人,卻心身都年輕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徐悲鴻先生民國27年給黃老師畫像的題詩“天下誰人不識君,黃君到處留清名,人川腎使耗子化,親愛精誠來往頻。”更可以知道黃老師處人之厚,也因此,雖然他享天下之大名,70歲時為藝壇推為“一代宗師”,卻不致遭人忌。那謙牧的胸懷實在是他心中另一片廣大深闊的山水。

才等了一會兒,就見老人從樓上下來,一面怨我們為什麼沒有叫他,說是根本不曾睡著。或許正如安霞所說,老師習慣表面看,是隨意揮灑,實際為了將自己畢生畫學傳授出來,即使在睡夢間,也是心心念唸的。

果然紙才鋪展,筆已落下,是以山馬筆抖動表現的飛瀑浪花,白雲堂超邁前修的自創新法。

“古人大概因為不容易看到像尼加拉那樣的長流巨瀑,中國唯一的黃果樹瀑布又遠離中原,所以總以細線來勾繪水紋。我也是在欣賞美國的尼加拉、南非的維多利亞,和南美的衣瓜索大瀑布之後,才有了深切的感悟,發覺僅以流滑的線條表現層層墮落的水花是不夠的。”

說著,那如萬馬奔騰的巨瀑,已經在腕下呈現。他是以山馬筆半側鋒表現的,一方面不斷拌動筆鋒,表現出水勢奔瀉的動態,一方面趁著先前的筆觸未乾,以濃黑強調出較陰暗處,所以乍看以游龍般的筆意快速掃出,實際加上了收拾的小工夫。許多人摹仿白雲堂飛瀑,不是流於鬆散元物,就是刻板凝滯,當是由於不知以這兩種粗細筆法相濟的結果。

“大膽地下筆,小心地收拾!”老人正好又用上了他在師大美術系教課堂說的那兩句話,這已經成為了他的口頭禪。突然聽到畫室外阿健大叫,眾鳥齊呼,悉悉卒卒地由門外衝進一團黑影,直竄向老師,差點使站在高處抬著攝影機的我摔下來。定睛看,對知道是養在樓頂的狼犬,此狗平日司頂層的巡邏之職,保護老師富可敵國的收藏,其少下到平地來,所以我稱它為“天狗”。

或許因為難得趁著阿健打掃而偷溜下來,天狗向老師撒嬌一番,便轉奔向園中,師母和阿健都緊追了出去,適巧有人按鈴,少不得在門外等了稍許時間,待阿健把天狗拖上樓,才進門。

“是某畫廊的負責人和一位收藏家。”師母先進來說,跟著便見客人走人,畫廊的先生想必是熟客,直趨桌前問安,說是有位收藏家看中了一幅外面拍賣的作品,因恐非老師真跡,不敢買,備了照片,想請老師審閱。

提到看畫,老師興趣自然大,不論是別人的作品或自己的舊畫,總有見到新朋舊識的快意,若逢畫如知己,老師更不借斥巨資,或以自己的新作交換。許多畫廊收了古畫不易脫手,更樂得換上白雲堂的作品,反倒易於售出,怪不得有人說老師的畫是有價證券。

來客匆匆取出幾張大照片,有全景,也有特寫,畫的正是飛瀑雷鳴,遞到眼前,老人已經笑說:“假的。”

就在此時,畫室一角,那畫廊負責人在師母的協助下,將另外一幅4尺的原作,用師母發明的滑輪升降架懸起來,但見筆意老辣、設色渾厚,正是近年的淋漓之作。看得老師頻頻點頭,似甚自許,收藏家見狀,也就要求與老師站在畫前攝影,原來那是先為畫廊收購的作品,收藏家在買畫時為了確定為真跡,所以要求拿來請作者鑑定。至於另外帶來的照片中作品,一看便是贗品,自然這位聰明的收藏家是不會要了。

我想,對於眼力不甚佳的收藏家,如果能用這種方法,應該既保險,又因為有畫家同攝的照片為證,而增加了自己作品的身價。只是若人人如此,老師豈不要忙壞了。

二人離開後,我突然想起前一天傍晚有人拿了幾張古畫請老師鑑定,都是了不得的名家之作:“昨天那幾張畫,真不真哪?我因為在客廳拍攝幻片,沒看到!”

“有真有假,沈作是真的,唐作可是贗品。”老師把筆停下來,嘆了口氣:“這些人大有錢,也太不小心,幾百萬一張,買個假東西回來!”

“您點穿了嗎?”

老人未答,繼續畫那瀑布的遠景。門外的大鸚鵡則唱起整首的“梅花”,畫室長几上的石燕、胡錦,和簷下的畫眉也應和了起來。

“這隻胡錦鳥是自己飛來的!”師母說:“外面一隻最會唱的畫眉,則是失而復得。有一年那鳥飛走了,怎麼找都找不到,老師傷心得很:突然鳥又回來了,只是在外面盤桓,任我們怎麼引誘,都沒有用,還是老師託著籠子一招,居然就進去了,你說高興不高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