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小說:冰與血 作者:莫莫言

一個發言時間,主要是想透過這個會,結識一批主流文學工作者。印小冊子就是為了能在私下裡讓個別人呼我的〃書面發言〃。

第二天上午繼續大會發言。這次大約有近十位代表談了自己的觀點。給我印象最深的,每當主持人唸到請某位教授、博導上臺時,走上去的往往是三十左右的兄長。便是幾位師範院校的校長,也沒有超過五十歲的。每個人都有一頭不用染起的黑髮。十年前我讀大學時,教我們的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們。看到文革後的一代人已經全面接班了。

不過,薑還是老和辣。上午發言者中最有意思的,還是河北作協主席,老作家陳沖。聽陳沖的發言,就象是聽馬三立的相聲,充滿了機智的冷幽默。陳老先生髮言中有一段話,使我有茅塞頓開之感:主流文學不關注通俗文學,所以通俗文學大多由一些愛好者自己來創作。愛好者的文字功底差,作品粗糙,主流文學人士看了後,更覺得通俗文學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水平,對通俗文學更不重視,如此惡性迴圈。其實通俗文學並非不可以達到很高的文學水平。我覺得,把這段話中的通俗文學代換成科幻文學,正好可以表達科幻文學的生存環境。

我繼續著廣交朋友的預定任務。一位來自錦州師院的老師在聽大會發言時坐在我身邊,聊天中他問我,老舍的《貓城記》算不算科幻小說?我說當然算了,或者可以反過來說,科幻小說就是類似《貓城記》這樣的作品。中午吃飯的時候,兩位唐山師院的老師告訴我,他們那裡有一位老師專門研究〃大幻想文學〃,還準備就此開一門選修課。他們問我〃大幻想文學〃

和〃科幻文學〃是什麼關係。這個詞我以前聽說過,是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製造並炒作的一個概念。正是上屆年會上,這家出版社的社長還親自參加,並詢問過與會代表有沒有科幻小說作品。

當天晚上,我得到了大會組委會印製的通訊錄,發現天津來了兩位〃津源影視中心〃的製片人。這也是本屆年會中惟一來自影視界的人。兩天來,不止一個大會發言或小會討論的人感慨電視奪去了小說對社會的影響力。不知道他們聽這樣的論點時有何種心情。我敲開他們的房門,向他們作了自我介紹,十分鐘後我得到了極為重要的一條訊息:天津電視臺準備搞一個科幻電視劇,正在作論證!

當天晚上是分組討論。我剛走進飯店大門,一群浙江師大中文系的學生就圍了上來。頭一天他們就坐在會議廳的後排聽大會發言,我還把一些小冊子送給他們。於是,我們坐在大堂的休息區隨便聊了起來。除了講科幻文學以外,我還向他們談了我對主流文學的一些總體看法,如文學的真正職業化和世俗化,文學創作動機中的現世主義和來世主義等。後來,這群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旁聽三個分組討論。在我這組裡,面對著名家大腕們,幾個中文系的學生很自信也很認真地談著自己對文學的看法,他們的發言是我在小組討論中聽到的最有價值的發言。

望著那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剛剛從大學校門走出來不到十年的我覺得自己確實有些老了。

那天晚上,湯老師給了我一個確切的訊息,最後一天的大會發言時,肯定會安排給我十分鐘時間。於是,我趕快回到蒸籠一樣的小旅館,把筆記本墊在厚厚的教材上,伏在床板上用一個小時寫下了發言稿。我離開知識分子群落已經十年了,今天中國文化界最流行什麼〃話語環境〃、〃符碼系統〃我全無不知,所以只能讓八十年代的陳詞舊調充滿我的發言稿。然後,即將進行的大會發言便一直糾纏著我,使我到凌晨才昏昏睡去。

(三)

轉天早上,密集的雨點把我擋在旅館裡。於是我又反覆修改和準備講話稿。中午時分,我趁著雨稍微小一些的時候,跑到旁邊的商場裡買了把傘。然後,拎著全部剩下的手冊走向望江飯店。中午飯後,我又呆在大堂裡,一遍遍地看著講稿。資料手冊的印費、會費、旅費加上其它錢,我一共花了一千五百塊,用一千五百塊買下的十分鐘發言機會,如何能不珍惜。

這是最後一天的大會發言,幾天來沒有聽到什麼新鮮東西的代表們都有些倦了。一位記者後來告訴我,以前的年會她也來採訪,都是這些東西。當然,這些東西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仍然是新鮮的。前兩天的大會發言我都作了記錄。不過,最後一天的大會發言我只能用一半精神去聽了。

我的發言被排在倒數第二個,這實際上是相當好的時間。如果大會組委會事先詢問我想什麼時候發言,我一定會要求排在倒數第一個。心理學上有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概念,意思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