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司徒劉崎之子。歷任大將軍掾、司徒長史、東海相、尚書令、南陽太守等職。為政以寬恕為主,被海內之人稱為長者。漢靈帝時被徵為太中大夫,在華光殿侍講。後轉任侍中、屯騎校尉、宗正、光祿勳。

公元176年,代許訓為太尉,後因日食策免,拜衛尉。

公元179年,再代段熲為太尉。

公元181年,九月因日食免,衛尉許戫(音yu)代。又拜劉寬為永樂少府,遷光祿勳。因揭發黃巾陰謀,封逯鄉侯。

公元185年4月15日,劉寬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追贈車騎將軍、特進,諡昭烈。

“御史大夫劉大人到!禮~~~哦,贈吉言:春風雨露一相逢,千子萬孫自此開!”我去!劉陶這個老不修,連個禮金都沒有!你丫的,今晚不灌得你夜宿街頭才怪!

劉陶,一名劉偉,字子奇,潁川潁陰人。西漢淮南厲王劉長次子濟北貞王劉勃之後,生卒年不詳。

為人居簡,沈勇有大謀,不修威儀,不拘小節。與人交,志好不同,雖富貴不顧也;所行齊趣,雖貧賤,必尊貴之。疾惡太甚,以此見憎。

《後漢紀?靈帝紀》:初,司徒楊賜、衛尉劉寬、司空張濟、御史劉陶並陳角反謀,宜時捕討,以絕亂原。上不從。及角作亂,天子思陶言,封為中陵侯。

闢司徒府,遷尚書侍中,以數直諫,為權臣所惡,徙為京兆尹。上素重陶才,徵為諫議大夫。諸中官讒陶與張角通情,上遂疑之,收陶考黃門北寺。中官諷考,楚毒極至。陶對使者曰:“朝廷前封臣云何?不恆其德,反用佞邪之譖,臣恨不與伊、周同儔,而與三人同輩。今上殺忠謇之臣,下有憔悴之民,亦在不久。然後悔於冤臣,將復何逮?”不食而死。

陶著書數十萬言,又作《七曜論》、《匡老子》、《反韓非》、《復孟軻》及上書言當世便事條、教、賦、奏、書、記、辯、疑凡百餘篇。

“河南尹袁大人到,禮:百金,珠寶若干,上等絹百匹,古玩字畫若干。”哈哈!還是袁術夠意思!居然比他叔父袁隗上的禮還重!

“光祿大夫馬日磾到,禮:四千錢。”哎呀!馬日磾出手也不咋的嘛?

“司隸校尉張大人到,禮:九千錢。”哎喲!我去去!司隸校尉張溫來了。這是個老好人,心地善良的有些過分。可是,最後的下場確實非常之慘烈。

張溫(?-191年),字伯慎。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互鄉侯。張溫曾受曹操祖父曹騰所提拔。

中平元年(184年),張溫當時為大司農,受封為司空。同年張溫舉薦討虜校尉蓋勳為京兆尹。

中平二年(185年),張溫任為車騎將軍、假節,與副將執金吾袁滂討伐胡人北宮伯玉。當時封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同為張溫部下。

張溫以皇帝的詔書徵召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前去晉見張溫。張溫責備董卓,而董卓應答時毫不恭順。孫堅上前附在張溫的耳邊悄聲說道:“董卓不怕獲罪,反而氣焰囂張,口氣很大,應該按照軍法‘受召不及時到達’一條,申明法令,予以處斬。”張溫回答說:“董卓在黃河、隴山之間一向有威望,今天將他殺死,西征將沒有依靠。”孫堅說:“將軍親自統率皇家大軍,威震天下,何必依賴於董卓!觀察董卓的言談舉止,對您不尊重,輕視長官,舉止無禮,是第一條罪狀;連章、韓遂叛亂一年多,應及時征討,而董卓卻說不可,動搖軍心,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委派,無功而回,長官徵召時又遲遲不到,而且態度倨傲自大,是第三條罪狀。古代的名將受命統軍出征,沒有不靠斷然誅殺以成功的。如果將軍對董卓加意拉攏,不立即誅殺,那麼,損害統帥威嚴和軍中法規的過失,就在您的身上。”張溫不忍心動手,便說:“你先回去,時間一長,董卓會起疑心的。”孫堅於是告辭而出。

中平三年(186年),於長安拜張溫為太尉,成為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有傳言張溫以行賄方式得到此位。同年張溫受徵召回京師。

中平四年(187年),張溫因未能平亂被罷免。

初平二年(191年),當時張溫為衛尉,並不與董卓結交,為董卓所怨恨,所以董卓誣衊張溫與袁術私通,於市街上被拷打致死。

“執金吾呂大人到,禮:六千錢。”呂布?你丫的,讓你來左軍報道,你還不來呢。有種!

“中常侍呂大人到,禮:四千錢。”宦官呂強怎麼會以個人名義來呢?想不明白!要麼就是跟隨皇帝,要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