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擊斃日偽軍坂本旅團長以下官兵3981名,擊傷日偽軍加島大隊長以下官兵7521名……”
宋莊戰鬥的“模範戰鬥連”1連
在“五一”大“掃蕩”期間,擊斃、擊傷日軍最高階別指揮官的戰鬥,都是左葉指揮的。所以有的老人說,要寫“五一”大“掃蕩”,應該寫寫左葉。應該說,左葉,是冀中眾多優秀指揮員的一個代表。
左葉到冀中的時間並不長,他說:“1941年初春,我正在延安學習。組織決定讓我提前出校,總政組織部長鬍耀邦同志找我談話,準備讓我到冀中區去工作。經過長途跋涉,時至端午節,我們才到達冀中,軍區負責同志將我分配到十七團試任副參謀長。”
17團是冀中部隊中最能打的主力團之一,能到這個團任職,當然是好事。可左葉上任不久,就差點出了事。
8月2日清早,那是左葉剛從團直各單位巡視了一番回到團部,就接到二營營長劉鳴琴打來一個電話說:“安國縣的日軍約七八十人朝馬阜才方向運動,”左葉問:“你打算怎麼辦?”劉營長說:“我準備在青紗帳裡消滅他。”左葉也未請示團裡的主官,也未核實情況,就說:“你們打吧,我馬上就來。”
戰鬥一打響,才發現情況有誤。敵人不是七八十人,而是日軍松尾大隊好幾百人。那幾十人不過是先頭部隊。沒想到後頭還有個大頭。這一下可被動了,連左葉本人都上了陣。多虧17團作風勇猛,迅速。三個營全部參戰,打到下午一點多,擊傷擊斃敵400多,而我軍也傷亡170多,二營營長劉鳴琴和兩位連長,均陣亡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撤下來休整。左葉說,因他“初到17團就擅自決定打這麼大的硬仗,並且營長、兩位連長陣亡及部隊的傷亡,氣得閔團長呼呼地。連飯也不吃了”。
左葉是等著挨批了,不料,一天當他們正在吃飯時,譯電員送來了電報。一看,是延安軍委給17團全體指戰員發來的嘉獎令;太行八路軍總部給17團全體指戰員發來的嘉獎令;晉察冀軍區給17團全體指戰員發來的嘉獎令;最後是冀中軍區給17團全體指戰員發來的嘉獎令。“共四份。”
馬阜才戰鬥本來是個相當被動的遭遇戰,左葉自己也承認,“這一仗有一定的盲目性。”怎麼又忽然一下屢受嘉獎呢?左葉分析說,可能有這麼幾條理由:一是敵我傷亡比近四比一,還繳獲了不少戰利品;二是這一仗迫使敵人撤了14個據點,鞏固和擴大了根據地;三是當時一個步兵團基本全殲日寇一個大隊的還不多。
1942年初,左葉被提升為22團團長。到任僅3個月,就趕上“五一”大“掃蕩”。左葉指揮22團,打得相當出色。
一個優秀的指揮員,成長起來,也是要有一個過程的。
後來,左葉率部隊去了路西。以後又到了東北,在遼瀋戰役中,左葉任遼南獨立二師師長,率部參加奔襲廖耀湘兵團,解放遼南和營口,也打得相當不錯。
1942年一個主力團的團長,在解放戰爭時期任地方軍區獨立師的師長。進步當然不慢,但也談不上多快。冀中根據地淪為游擊區後,冀中部隊和幹部不少去了其他根據地,在使用和提升上,自然要受一點影響。老人們說,在冀中軍分割槽這一級,也就十分割槽曠伏兆評了箇中將,其餘的評個少將就不錯了。而路西呢,“你先數數有幾個上將。”
不過,老人們也都想得開。想想北疃被日本人殺害的百姓,想想雪村戰鬥犧牲的八分割槽司令員常德善,還計較這些幹什麼。吳西就說:“常德善真是一員好將,不死的話,評個上將都沒問題。”採訪吳西記錄。
。。
5月16日至6月中旬:“剔抉清剿”(1)
◇據日方文獻,日軍自5月16日起停止大規模的“拉網掃蕩”,各部隊劃分割槽域,分割槽駐紮,“剔抉清剿”:第四十一師團負責掃蕩滹沱河、滏陽河和石德路間的三角地帶;白瀧、小川部隊則以連結高陽、饒陽一線為界,負責掃蕩滹沱河以北地區的敵人。
在此期間,第二十七師團極力搜尋估計逃往任丘(白洋淀東南地區)的敵集團,設法以突然襲擊殲滅之。
冀中的老人們說,要說“拉大網”那幾天是殘酷,可還趕不上這段日子難熬。因為日本軍隊也不可能天天到野地裡去“拉網”,再苦也有個頭。可日本軍隊帶著漢奸在村裡駐紮下來,修炮樓、挖大溝,抓幹部,搶東西,一個勁地折騰老百姓。讓人覺得這苦日子熬到哪天算一站?“拉網掃蕩”那幾天,冀中部隊是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