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2 / 4)

。同樣是一方之主。劉備累死累活的似乎還到處是問題,處處都是難關,而方誌文一天到晚的東征西討,內部卻偏偏欣欣向榮,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公佑說的事情我也早有所覺,問題是這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不說別的,就說說刀槍箭弩這些東西。我們也能生產一些,但是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又不如。而且價格還稍微貴一些,更重要的是,敵軍用的重弩射程兩百五十步,我們的卻只能射兩百三十步,這二十步就足以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了。所以,就算明知道不能放棄自己的武器製造,但是白白的扔錢進去,卻始終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現在的局面就是如此!如之奈何?”

這幾位都不知道什麼叫做產業化,若是他們知道了就會明白,一個產品就是一個產業鏈,你用一個作坊去跟一個產業鏈對抗是什麼下場這是不言而喻的,或許很多諸侯都不明白這裡面的門道,但是方誌文卻是明白的,這或許就是他能異軍突起的關鍵一點。

諸葛瑾哭笑了一下:“此事急不來,只能慢慢的提高我軍的技術和產能,這方面的投入絕對不能省。”

劉備點了點頭,是不能省!問題是也沒有看到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希望,還要不斷的向著這個無底洞裡扔錢,這種感覺實在是不好。

“子瑜說得不錯,此事要從長計議,甚至可以適當的依賴商家、世家,密雲的甄家就是重要的武器生廠商,荊襄的黃家和蔡家也是武器和戰船的生產商。”

孫乾將大家的視線重新轉回荊襄事務上來,而且孫乾話中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結合之前他的論調,很顯然,孫乾的主張是進攻荊襄,壓迫荊襄世族投向劉備。

劉備豈會聽不出來,不過習慣性的,劉備會猶豫,然後將視線投降諸葛瑾和陳震。

“屬下也覺得這是個好時機,而且,我們不動,孫策可能也會動,他們不會看不出來方誌文態度的變化,若是被孫策先說動了蔡瑁,那就不好辦了!”

“子瑜的意思是先禮後兵?”

“不,屬下覺得先兵後禮才對,以打迫和,壓迫荊襄世族選邊。”

陳震皺了皺眉:“難道不能繞過襄陽,先攻打相對空虛的江夏,若是我軍在江夏發動攻擊,孫策必然會攻擊薊春郡的黃祖,屆時襄陽退無可退自然只能選擇投降。”

“若是那樣的話,小葉島的方誌文水軍立刻就會揮軍沿長江而上,配合襄陽軍殲滅我入江夏的部隊,我們想要吃下整個荊襄的結果,就是反受其害。”

陳震想了想諸葛瑾的話,點了點頭,沒有再出聲。

劉備則皺緊了眉頭道:“難道我們從新野或者江陵、新城方向步步推進展開進攻,就不會惹來我那大哥的大舉干涉麼?”

“主公,方誌文的意圖在於逼迫荊襄世族選邊,但是又不好明著說出來,所以在用太史慈替換趙雲的機會,減少了駐軍,而我軍步步緊逼,甚至與太史慈打上幾仗,證明我們能夠戰勝他們,這些荊襄世族才會老老實實的配合選邊。估計最後荊襄可能是不會大打,而是在雙方協商之後易幟。”

孫乾也緩緩的點頭:“又一個徐州的翻版。”

“不錯,不過徐州是暴力分拆,荊襄最好能夠和平的瓜分。”

劉備恍然而嘆:“我這個大哥的最終目的還是人口啊!”(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野爭戰魏延出場

光熹五年(永漢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樊稠部隊在宜都集結,打著剿滅山蠻的旗號,兵發江陵,駐守江陵的蔡中和伊籍穩守不出,樊稠也不強攻,而是駐軍城下,開始慢慢的攻打江陵外圍。

張飛則率軍突襲新城,駐守新城的陳生和蔡勳不敵,新城一日易手,張飛也不為難撤退的陳生和蔡勳,任由二人扯往新野。

而進攻新野的,則是自從投靠了劉備之後還沒有像樣一戰的魏延,他的對手,則是方誌文麾下的大將太史慈。

魏延第一次出征,就攤上攻打新野這個重頭戲,可謂是肩負重任,也是劉備給魏延的一個表現機會,魏延自然知道其中的意義,對這一戰魏延也是格外的重視和期待。

一路上,魏延帶著自己的騎步兵小心行軍,斥候撒的遠遠的,生怕遭到太史慈騎兵的突襲,其實以太史慈兩千騎兵,想要突襲也不會有什麼戰果。

魏延大軍的後面,則是不少的玩家部隊,這些玩家仰慕魏延的大名,一方面是來看魏延與太史慈大戰的,另一方面,他們也期待這次劉備的厚積薄發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益。

一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