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既是嚴冬,春天就不會太遠,祖國終需要建設,需要知識,需要人才,為到時能拿起接力棒,疲勞一天,夜裡蹴在椰子油什麼的昏暗燈光下,拿出來時姚伯母一古腦兒塞滿大包的書,足不出門,象海綿吮吸著書本上王堅母親——這位疾惡如仇老教授諄諄告誡做人準則及誨人不倦所授知識,苦讀苦熬,反正蚊子叮得無法入睡,有時直到天亮。
漫漫八個年頭——那兒根本不分春夏秋冬,不知啥叫寒暑,終春回大地。 。。
一 朝夕交輝 敢以雙肩擔重任 薪盡火傳 興邦自有接棒人 2
隨著返鄉大軍,擁擠人流。回到久別匯江——記憶中刻骨銘心受盡凌辱與不堪回首的家。見到陌生的、蒼老了許多、常在夢中魂牽夢縈思念而不得一見的父母……
祖國拋棄了白卷狀元時代,恢復高考,“開科取士”,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到我國著名學府——中國農業大學。
這是兩人在五指山密林裡就曾萌生夙願,我國既是人口大國,又是農業大國,八年上山下鄉,深切感受到農民之苦,更加一些人瞎指揮,群眾辛勞終年,食不飽肚,當時就有個弘願,為祖國步入農業強國,盡綿薄之力……
農大畢業,被公派出國留學深造,繼續學生物工程專業。國外公司曾以優厚待遇作誘餌,但兩人心繫祖國,一閉上眼,農民辛勞悽苦影子走馬燈般在眼前閃過。不,要回國,盡公民之責,正象長輩所講,不能吮吸了母親乳汁,為物質上滿足,去為他人效力,儘管科學無國界,可耳聞目睹,本該人類共享成果,卻被少數國家壟斷。毅然離開異鄉,踏入國門,其志向,本要回到長輩傾其一生奮鬥的匯江,卻被省農科院再三挽留,面對組織盛情,不得不聽從安排。。
兩人的童年和少年,正是人生花季,很少享受到家庭溫馨,社會冷暖,世態炎涼,過早成熟,並磨鍊出堅強意志與毅力。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代人患難與共,結下深厚友情,也萌生和播下愛的種子,終成伴侶……
這次回家探親,一聽父親重返太行山,勾起對長輩灑過熱血這片土地眷戀之情,放棄難得假期,想去看看幾經蹂躪、甦醒的大地,揚眉吐氣鄉親。
白雲長得象年輕時肖冰,白淨胖瘦適中瓜子臉,一雙大眼熠熠生輝,惟性格開朗、潑辣、剛毅乃至帶有幾分“野性”,深得李承斌、樂益喜愛。至於李輝,酷似當年父親,偉岸身軀,一張國字型大臉,少言寡語,更顯老誠持重。承斌本想讓二人多陪下難得一見父母,更理解孩子心願,作為農業科技人員,到鄉間走走看看,也是份內之事,應承下來。
石碧在宣傳部長任上幹了一屆,主動讓賢。但有他的打算,從繁雜事物中擺脫,用自由之軀,重操舊業,把改革開放這株幼苗,培植澆灌,用筆耕鼓而呼,使其更茁壯成長。聽到承斌、周正去意,尤其白雲、李輝兩個年輕人同行,決定一塊兒前往,去捕捉來之不易日新月異變化,真實記錄下來,發表出去,以助聲威。
匯江班子是在全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聽到安徽省一生產隊頂風擔險分地包乾償試,張偉讓彭劍帶了幾個人偷偷去暗暗取經,此行受益匪淺。正要冒險全市鋪開,中央檔案下達,終果斷分田到戶,三十年不變,給農民吃了顆定心丸。再不用一天三敲鐘,上地一窩蜂,幹好幹壞十分工。以往,一個剛出中學校門的公社幹事,別說農業科學知識,作農務活,連個老農都不如,卻指手劃腳,不懂裝懂,用行政手段命令,不分土質,不考慮水源,硬性一刀切下達種莊稼種類指標,好象祖祖輩輩摸透了賴以生存土地的農民,連種地都不會,尤其五月龍嘴奪食,往往陰雨爛到場裡麥子,一個月都收不完。
這下好了,一家麥田,起個早一天下來,從收到打,乃至曬乾入庫。
舊地重遊,逛完彰州城,來到小山鎮,踏入小柳莊,先去墳地給小燕媽上香祭拜後,迎接他們的,大有隔世之感,連石碧這個常客,都被農民喜悅和遍地茂盛莊稼陶醉,戀戀不忍離去。
承斌、周正心繫山區病人,與三人分道揚鑣。
白雲、李輝看到,去國幾年,不僅國泰民安,各條戰線、尤其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驚變,走過不少村莊,調查得出:小麥、玉米畝產超過八百斤,紅薯產量更喜人。兩人以職業特有目光,如加大科技含量和機械化投入,還有很大發展潛力,怕已出現糧食如何向商品轉化矛盾。一瞭解,果然賣糧難已擺到突出位置。過去為填飽肚子,對紅薯挖洞保鮮。如今和七十年代前不可同日而語,大米白麵都吃不完,作為嚐鮮外,沒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