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讀史有學問 作者:冷如冰

出了個藺相如就不再併吞六國。過了兩年,秦國又奪取了趙國的兩座城池,再過一年,又去進攻趙國,但都無多大成效。秦王一想,這麼慢慢地消耗,沒有多大的用處,不如索性跟趙交好,等除滅了別國,再設法滅趙。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約會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澠池縣)相會,趙王怕像當初的楚懷王做了秦國的“肉票”而不敢去,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如果不去,既會變得被動,又會被秦王看不起。因此,趙惠文王就讓藺相如跟從,廉頗在國內輔佐太子。平原君趙勝說:“應當帶上五千精兵作為隨從,再把大隊人馬駐紮在三十里外,作為接應。”趙王就叫大將李牧帶上五千精兵跟隨,叫平原君帶上幾十萬大軍隨後。

廉頗覺得還不放心,就向趙王請求說:“這次赴會,吉凶難卜。去澠池來回不過二十多天,加上兩三天的會議,也不過三十天。若是逾三十天未歸,我能否像當年楚國一樣,立太子做國君,以免秦國挾制大王呢?”趙王同意了。跟著,廉頗又在邊界上作了嚴密的佈置。

趙王與秦王在澠池相會。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論天下大事,似乎談得很投機。酒酣耳熱之後,秦王借酒蓋臉,似乎開玩笑地對趙王說:“聽說趙王精通音樂,請為我彈一彈瑟。”趙王無法推辭,只得忍氣吞聲地彈了一下瑟。秦王立刻讓史官記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趙王氣得臉都紫了。趙國還未滅亡,秦國就把趙國當屬國看待,甚至還不如,居然把彈瑟的事載入史冊,實在是奇恥大辱。但趙王只是氣惱,卻想不出報復的辦法。

這時,只見藺相如端著一隻瓦盆,走到秦王面前說:“聽說大王善於擊缶,請為趙王擊一次缶。”秦王立刻震怒,不去理他。秦王的衛士想去殺了他,都被藺相如大聲喝退。他對秦王說:“大王的軍隊雖多,在這裡卻用不上,在這五步之內,我就可以血濺大王。”秦王看看沒有辦法,如不擊缶,藺相如就要撲過來廝殺,只好擊了一下缶。藺相如立命趙國史官記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的大臣看見傷了秦王的面子,就想法挑釁說:“請趙王割十五座城池為秦王祝壽。”藺相如針鋒相對地說:“請秦王割咸陽城為趙王祝壽。”在整個宴會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外交鬥爭,雖然秦國時時發起進攻,但藺相如以牙還牙,機智巧妙,毫不退讓,秦國始終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同時,秦國得到密報,趙國已在邊境上集結了大軍,各方面都作好了準備,秦國也就未敢輕舉妄動。

在秦、趙兩次重大的外交鬥爭中,藺相如甘冒生命危險保全了趙國的尊嚴,未使趙國陷入被動的局面,功勞很大,為了答謝他的功勞,趙王拜他為上卿,位置比廉頗還高。廉頗很不服氣,到處跟人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還說如果碰見了他,必定要當面汙辱他。在廉頗看來,只有武將的刀槍拼戰才算功勞,文臣的智謀勇敢算不了什麼,況且汙辱了藺相如微賤的出身,到處揚言要當面加以羞辱,這對藺相如來說,確實是很難忍讓的。

但藺相如好像沒有聽說一樣,幾次駕車出門,遠遠地看見廉頗,為了避免碰見,就早早躲開。這樣時間一久,連藺相如的門客從人都覺得太窩囊,忍受不了。一天他們對藺相如說:“我們背鄉離井,不遠千里投到您的門下,是因為仰慕您的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頗要高,反倒這樣懼怕他,真不知是什麼原因。您這樣膽小懦弱,連我們都感到羞恥,還是讓我們回家算了。”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問眾人說:“各位看廉將軍與秦王比起來,哪個更可怕?”眾人都奇怪地說:“廉將軍當然沒有秦王可怕!”藺相如又說:“這就對了。試想秦王那麼強大,各國諸侯都畏之如虎,我卻敢在朝廷上當眾責罵他。我藺相如雖沒有什麼大本領,還不至於如此懼怕廉將軍。只是我考慮到,強橫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趙國,其原因就在於我們兩人能夠同心協力地對付秦國。如果我們兩人爭鬥起來,那就必定給秦國造成可乘之機。我之所以這樣對待廉將軍,是以國家的安危為重,不計較個人私仇啊!”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謙讓制勝的政治家(4)

這些話很快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聽後恍然大悟,既感動又慚愧。廉頗是個正直坦誠的人,一旦悔悟,就真誠地改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儀式,光著脊樑,揹著荊杖,表示任由責打,來到藺相如的門上“負荊請罪”。他跪在藺相如的門前說:“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