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十幾人的酒碗都倒滿。周圍計程車兵見狀,都圍了上來,紛紛問到底何事,不一會兒已明些端倪,於是六千士兵都圍了上來。
張巡看到眾將都拿著酒,又見六千士兵都已經聚在自己面前,於是端起酒碗,走到老人家的面前,對著眾人大聲說道,“我面前,坐著這位七旬老人,原來有四個兒子六個孫子,他們曾和你們並肩作戰,如今這十人中有九人為國捐軀,就剩下就這麼這麼個孫子了,一根獨苗。你說說,這樣的老人該不該敬?”
眾士兵有認識這老人的也不認識的這老人的,聽了這話,無不感佩,大聲喊道,“該!”
老人家忙說,“不敢當,不敢當!”說著要站起來。
張巡一手按住老人,一手舉著酒碗,單膝跪在老人家面前,各將見狀也跟著跪了下來,六千士兵也齊刷刷單膝跪下。百姓們見狀,也觀看的,也有跪下來的。
“這一碗酒,我們全軍敬這位老人家!請老人家接酒!”
老人老淚縱橫,忙接過酒碗,一口就喝完了酒,馬上說道:“羞煞老朽,羞煞老朽,我如何受得起,如何受得起,你們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這酒再滿上!”
等六千將士的酒滿上後,張巡大聲說道,“這碗酒敬敬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和那些慘遭屠戮的百姓,願你們的在天之靈,保佑睢陽百姓,保佑大唐剿滅逆賊,天下重歸太平!天佑大唐!”說完將酒灑在地上。
六千將士大聲喊道,“天佑大唐!天佑大唐!”聲音齊整,震憾雲宵,感天動地,喊完,這酒齊刷刷倒在地上。
張巡酒祭英魂後,再令我風顏斟上,舉著酒杯向西跪下,此時睢陽軍民深受感染,所有人端起酒,紛紛面西跪下。
“這第三碗酒,敬我大唐天子,希望大唐天子早日收復長安,中興大唐,恢復盛唐氣象。我等睢陽軍民誓與叛賊抗爭到底,誓保睢陽!”說完,張巡一口將酒喝下。
六千將士與六萬睢陽百姓,大聲喊道,“誓保睢陽,誓保睢陽!”
待張巡敬好酒,回過身來招待老人和眾將軍時,風顏便將一百兩銀子交給張巡。張巡拿著銀子走到老人面前,“老人家,你帶著這一百兩銀子,帶著你這孫子往南走,到江淮富庶之地去置幾畝田地。我會派南八率精騎護送你們出城。等到大唐平叛之後,張巡如有幸在世,必將派人將你們接回睢陽。”
老人死活不接銀子,走到張巡面前,說道:“張大人是嫌老朽無用,要趕老朽背井離鄉啊?”
“老大家你誤會了,張巡絕無此意,我只想保你忠烈之門的血脈代代相傳!”
“老夫已過七十,經歷了女皇則天武后的統治,見過開元盛世,也算是見多識廣,死又何懼?我生在睢陽,死也要在睢陽。我是不會走的,我要看著張大人剿滅叛賊。”說完又轉身對孫兒說,“老朽力衰,不能手刃敵賊,你年輕要追隨大人,奮勇殺敵,替你父伯兄弟報仇啊!”
賈謨大聲說道,“爺爺,這個我明白,你先回去吧!”
這時,賈宏走了上來,跟張巡說,“張大人,這賈謨是我的族侄,我這族叔一家最有長進的孩子,是個讀書的好種子,詩文俱佳,在睢陽城小有名氣的才子,生逢亂世,功名難求了。”
“賈兄,這樣吧,將賈謨留在我身邊,做個文吏,做點文章之事。萬一危困,你是個商人,辦法多,你務必將他帶出睢陽這九重天,留一賈家血脈,如何?”
“張大人如此安排,我代族叔代我賈氏一族謝過大人!”
老人聽了,卻心中不快,對張巡說道:“做文吏,這豈不是不能手刃賊軍?我有九個子孫的仇,不是沒有人報了?”
“老人家,張巡我也是讀書之人,不是在殺敵報國?賈謨,快快扶你爺爺回家好好休息去!”
賈謨便陪著老爺子回到家。
正是這賈謨將睢陽戰事一一記述於文字,後書稿為李翰所得,李翰寫了《進張中丞傳表》,朝廷才有睢陽守戰的詳細資料,使得張巡事蹟得以流傳。睢陽陷虜後,賈謨被叛軍所持,幾經磨難,輾轉至范陽,國承太平後,生得一子名島,是為一代苦吟詩人——賈島。賈島少有文才,結識百代文宗——韓愈。韓愈先前得李翰之《進張中丞傳表》後得賈島口述資料,著得《張中丞傳後敘》,使得張巡更是名聞天下。這自然是後話。
陣斬田秀榮,再斃李滔(一)
這中州大地的古城睢陽換上春裝,春風一片:樹林裡,鶯歌燕舞;道路旁,奼紫嫣紅;池塘中,水波不興;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