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的準備工作;五、請蘇聯援助事項。
這份草案估計了進行五年計劃建設的可能性:新民主主義的社會秩序已經安定,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已經加強,人民民主專政已經鞏固,在長期戰爭中被破壞的經濟情況已經恢復。人民經濟的恢復工作已勝利完成。如果朝鮮戰爭像現在這樣繼續下去,我們仍然需要並可能開始五年建設。
由此報告提出了今後五年的基本任務:今後五年是中國長期建設的第一個階段,其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工業化打下基礎,以鞏固國防、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並保證中國經濟向社會主義前進。
也是在這一天,周恩來還親自寫成了《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及今後五年建設方針的報告提綱》。
這兩份檔案脫稿以後,周恩來開始做赴蘇聯的準備事項。這時,接替他的鄧小平也正在赴京途中。
按周恩來的安排,鄧小平從西南重鎮重慶來到北京,就任政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剛到北京,周恩來就在8月13日下午找他談話,除表示誠摯的歡迎外,目的只有一個,周恩來赴蘇期限只剩兩天,必須在離京前向鄧小平交代政務院的工作。
有了鄧小平接替工作,周恩來心裡踏實多了。談完話後,周恩來於當天主持政務院第148次政務會議。這次政務會議,人們從第二天公佈的人民日報上看到的訊息只有一個:
政務院第148次政務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和批准了司法部長史良《關於徹底改造和整頓各級人民法庭的報告》。
而參加會議的人更為注意的是,周恩來總理在會上鄭重宣佈:
“在我奉毛澤東主席之命赴蘇聯訪問期間,由鄧小平代理總理職務。”
1952年8月15日,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起程飛赴莫斯科。由於人數太多,他們分乘3架軍用飛機和1架民航飛機,由北京起飛,沿中國東北、蘇聯伊爾庫次克、新西伯利亞……路線,最後向莫斯科飛去。限於飛行條件,飛機飛了兩天,8月17日,周恩來一行才抵達莫斯科。
在莫斯科機場,前來迎接的有蘇聯黨政領導人莫洛托夫、米高揚、布林加寧、維辛斯基等。蘇聯領導人心裡非常清楚,周恩來這次來,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與蘇聯領導人談判中蘇兩國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他帶來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徵求蘇聯方面的意見。這是繼毛澤東、周恩來1949年底至1950年初訪蘇之後中共領導人的第二次重大的國際活動。
首張“考卷”(4)
在機場,周恩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毫不隱晦代表團是“毛主席派來的”,他說:
親愛的同志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諸同志,奉毛澤東主席之命,來到莫斯科,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推翻外國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統治之後的3年時間中,由於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正確領導,由於全國人民的努力,又由於蘇聯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援助,曾不斷地克服國內外的種種困難,業已在國家建設的各方面獲得了重大成就……
來幹什麼?首先要表明與兄弟的蘇聯黨、國家和人民友好合作的願望。他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這次來莫斯科,是為了繼續加強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並商談各種有關問題。中蘇兩大國的友好合作的繼續發展,必然對於中蘇兩國人民的和平建設事業,都將有更重大的貢獻。
由於赴蘇時間倉促,周恩來到莫斯科後才發現,我方準備提交蘇聯政府討論的一些檔案有漏洞,比如林業採伐、造林和木材蓄積量計劃數字核對不上。
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問題,是周恩來不能容忍的。他拿起電話,要通了代表團其他成員的住地,嚴厲地批評了負責此事的柴樹藩:“年輕人對待工作應該盡職盡責,一點疏忽和差錯都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總理的這番批評非同小可,柴樹藩立即找來有關人員對這些數字進行了重新核對並改正過來。數字雖已改正,但柴樹藩心中的內疚卻很深,心理負擔沉重。
另一邊,周恩來批評完後,也感到對一個初臨大事的年輕人似乎批評太重了一點。
第二天,周恩來專程來到代表團住地“蘇維埃飯店”看望大家。(45年後的1997年秋天,當筆者來到這家飯店專門尋找當年周恩來向柴樹藩道歉的地點時才發現,這家飯店離周恩來的住處並不近。更有意思的是,當年蘇聯的一些街道、建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