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現在幾乎都已改名換姓了,而這家飯店仍然保留著原名,且在它的總經理辦公室內仍然留著列寧的巨幅畫像。)
在這家“蘇維埃飯店”吃飯的時候,周恩來特意舉起一杯白蘭地,來到柴樹藩面前,向他碰杯敬酒,並微笑著說:
“昨天我批評了你,以後要細心一些嘛!不要把這麼重要的數字搞錯!來,我敬你一杯酒,祝你今後工作得更好。”
話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但周恩來的這一杯敬酒,一下子緩和了一天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造成的緊張沉悶的氣氛。在場的人深為周恩來這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高超的領導藝術所折服。
斯大林對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此次來訪高度重視,在一個月時間裡多次同周恩來、陳雲、李富春、張聞天、粟裕正式會談。
周恩來向斯大林詳細介紹了中共中央對朝鮮戰局和國際形勢的看法以及中國代表團將同蘇方商談的有關問題,並將《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及今後五年建設方針的報告提綱》、《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主要任務》、《中國國防軍五年建設計劃概要》等檔案的俄譯本送交斯大林和參加會談的蘇聯政府代表團。
對周恩來的全面介紹,斯大林表示滿意。他笑著說:中國三年恢復時期的工作,給我們這裡印象很好。
對合作問題,斯大林表態:
“願盡力之所及在工業資源勘探、設計、工業裝置、技術資料以及派中國留學生到蘇聯學習或實習等方面給中國以幫助。”
在全面審閱了中國政府的檔案後,斯大林對中國“一五”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提出了中肯的意見:
“你們五年計劃中工業增長速度,每年為20%,是勉強的。要按照一定可以辦到的原則來做計劃,不留後備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後備力量,才能應付意外的困難和事變。今後產值每增長1%,其增長的總量總是比過去的大。我建議工業建設的增長速度,每年上漲可降到15%或14%。留點後備力量總有好處。”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首張“考卷”(5)
對中國政府只准備公佈編制好的五年計劃的方針而不公佈整個具體計劃一事,斯大林提出:
“應該使人民知道,不能只提方向和方針。看來非公佈不可,群眾是願意知道數字的。五年計劃究竟公佈不公佈,這是你們的事,由你們自己決定。”
蘇聯政府願意幫助中國製定“一五”計劃,願意為中國實現五年計劃提供所需要的技術、裝置、貸款等援助,並派專家到中國幫助建設。
斯大林的表態,為中國代表團在蘇聯開展工作開了綠燈。他還指定莫洛托夫、布林加寧、米高揚、維辛斯基、庫米金組成蘇聯政府代表團同中國政府代表團商談各項具體問題。
對中國的“一五”計劃,蘇聯老大哥提了許多非常好的建議。雙方在莫斯科反覆協商。
為提高效率,也使自己和陳雲、李富春超脫一些,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並研究解決一些急需處理的重大問題,周恩來把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按業務性質、工作關係分為若干相應的組,讓各組分頭同蘇方各有關部門直接商洽,進一步深入地研究蘇聯援助中國的具體專案。
經過雙方多輪會談和各小組的緊張工作,到9月中旬,所談專案終於有了一些眉目。9月12日晚,斯大林特意設家宴招待周恩來等人。家宴上多了幾位客人,一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還有兩位是朝鮮首相金日成和外務相樸憲永。他們三位是9月1日秘密飛抵莫斯科的,來蘇的目的,是與周恩來一起同斯大林商談有關朝鮮戰局和停戰談判的問題。
席間,周恩來說:“朝鮮戰爭推遲了世界大戰,毛澤東同志的估計是5年、10年、15年不可能爆發世界大戰。”
酒桌上談笑風生的斯大林贊同這一看法:
“毛澤東的估計是對的。但要說明一點,美國沒有本領進行大戰,它的英法朋友更不行,人民也不願打仗。”
毛澤東、周恩來、斯大林等世紀偉人對形勢做出的這種準確估計,使得他們能夠抽出精力來考慮國內建設問題。這次家宴,幾位領導人喝得都很盡興,親切友好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深夜,方才互相道別。
第一批檔案的簽字儀式定在9月15日。這天,周恩來和斯大林各率雙方人員出席了《中蘇關於橡膠技術合作協定》等檔案的簽字儀式。
在簽訂的《中蘇關於橡膠技術合作協定》中,蘇聯政府允諾向中國政府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