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歸來的著名火箭材料科學家姚桐斌被“造反派”整死了。

聞訊的周恩來震驚了,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堅決地說:對國防科技戰線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要實行武力保護!

1969年8月9日,周恩來主持召開有關國防尖端科研的會議。針對七機部一些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不能放手工作、無法全力突破工程技術難關的情況,他鄭重地對分別負責技術和科研生產的錢學森、楊國宇說:

由錢學森掛帥,楊國宇為政委,你們兩個負責;你(指楊)是政治保證,他(指錢)和其他專家要是被人抓走了,不能正常工作,我拿你是問!

與此同時,周恩來還批准同意了一份需重點保護的幾百工程技術人員名單,他鄭重地指出:

這些同志都是搞國防科研的尖子,即使不是直接參加某工程的,也要保護,主要是從政治上保護他們,不許侵犯他們、抓走他們;如果有人要武鬥、抓人,可以用武力保護。總之,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不受干擾,不被衝擊。

破核威懾(10)

在周恩來和中央專門委員會強有力的領導下,對原子能工業和其他國防尖端領域迅速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保護措施,使得這些領域在“文革”的###中仍能繼續有所發展。無論是原子彈、氫彈、導彈,還是兩彈(導彈、原子彈)結合試驗,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與此同時,研製人造地球衛星的問題也提到了決策的日程上。

1966年12月11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第十七次中央專委會會議,他除了向尖端科技界提出了“1968年把東風三號搞出來,東風四號可以試,洲際導彈也可能搞出來,全部在這四年內解決”的四年目標外,還專門研究了人造衛星問題。

就在周恩來提出要搞核電站的1970年,中華民族實現了自古以來的“上天”的夢想。

這年3月底,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發射前的準備階段。

4月2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聽取“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準備工作的彙報。

4月14日晚,周恩來再次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聽取從發射場回京的錢學森、李福澤、楊國宇、任新民、戚發韌等人的彙報。

參加會議的人都很驚訝,周恩來總理問的幾乎都是一些技術性很強的問題——軌道引數、衛星重量、測量哪些空間物理引數、衛星能不能準確入軌、入軌後能不能播放《東方紅》樂曲等等。

他對首次發射衛星,也表露了自己的擔憂:“衛星可不可靠啊?”

專家們肯定地回答:“可靠!”

周恩來說:“聽了你們的彙報,看來運載火箭、衛星及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得比較好。我得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彙報,才能決定發射。”

隨後,周恩來批准“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征一號”火箭進入發射工作位置。

4月20日,他又透過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羅舜初發出指示:第一顆衛星的發射要做到“安全可靠,萬無一失,準確入軌,及時預報”。

在衛星準備發射期間,周恩來還要求參加此項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要認真地、仔細地、一絲不苟、一個螺絲釘都不放過地進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

1970年4月24日晚,中國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進入晚年的周恩來,是以驚人的毅力忍著癌症的病痛領導中國的尖端科技事業的。

1974年3月31日和4月12日。周恩來再次主持召開中央專門委員會會議,主要討論的,是有關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電站工程問題。這時,他即將進入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在3月31日的中央專委會會議上,聽取了“728”秦山核電站工程技術情況的彙報。周恩來最為擔心的,是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他提出:

必須注意核電站的安全問題。

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必須絕對安全可靠,特別對放射性廢水、廢氣、廢物的處理,必須從長遠考慮。一定要以不汙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對這項工程來說,掌握核電技術的目的大於發電。

他深思了一會兒,叮囑與會的人:

在南方選址要注意防潮、防腐蝕、防風化;要想到2l、22世紀,要為子孫後代著想。

他還指示有關部門:“一定要選派優秀設計人員支援該項工程建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