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並有僚屬,左勝於右,其高位者總稱為迢君,次為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諸小號,官位甚多。宋微宗駕通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時人謂之“道君”。
靈寶道君又名靈寶天尊名經寶,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稱上清大帝。由元始天王的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聖母體內降生以後,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雲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後轉世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胎於洪氏,育形為人的**。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於西那天鬱察山浮羅峰下。到年長之後。開始參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寶篤林下,苦思百日,而後遇到元始天尊降臨,授予他靈寶大乘之法妙經十部,靈寶天尊遂修成得道。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想爾注》等均無記載。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
道德道君既是太上老君,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老君”。道教天神,傳說中的道教教主,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宋徽宗尊通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其實宋徽宗的意思就是我就是老子……我就是道德道君……我就是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乃是道教界公認的道教創始者,即道德天尊。道教最高祖師三清之一。又稱:太上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站在三清大殿大門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右。道經記載,老君上處五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成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震古爍今的《道德經》五千餘言。
太上老君,道教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教祖與道祖。據史書記載老君姓“李” ;老君騎牛法相,名“耳”,字“伯陽”,諡號“聃”。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老君。'1'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幹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規律、法則的化身)。居於在三十三天之上(離恨天)(道教的居天與佛教不同)。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開山教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國道教的演變史中,一直擔任著極為重要的特殊角色。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太上道祖”、“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在道教宮觀“三清殿”,老君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仙境 ;。《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通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屢世為王者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許多道教宗師都自稱得到老君顯靈的啟示與教誨,如漢朝的張道陵、南北朝的寇謙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為其始祖。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於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北魏前稱道德天尊,即老子。約自北魏起,又稱太上老君。葛洪《神仙傳》彙叢集書所見之老子傳記,或稱老子先天地生,或稱其母懷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髮,故稱老子。亦有稱其母於李樹下生,生而能言,指樹而姓“李”。據東漢延熹八年陳相邊韶的《老子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