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風’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們為什麼沒能成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類解讀:亂五代

乾陵始成

民間關於乾陵的傳說,有一個很明顯的錯誤。其實,乾陵之所以被稱為乾陵,是從李治死後的諡號而來的,並由武則天欽定。李治死後,諡號為: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所以,乾陵中的“乾”,取諡號中的“天”之意;《周易》中,乾卦為“天”卦,各爻取龍為象。

李治臨死前在洛陽宮中這樣說道:“如果老天能再給我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就回長安,死在長安,此生無憾了。”他說完這句話後在當天夜裡就駕崩了。

他死後一個月,武則天就遵從他的遺願,親自選定了梁山那塊寶地作為李治的陵墓。至於她為什麼會選擇那裡,而不是按照葬儀傳統選擇李世民昭陵的東邊和下面,至今仍是個謎。

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篡了李唐天下,所以不敢或者說羞於遵照傳統來與李世民的昭陵迎合。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想要重新“塑造”一條龍脈,來保佑武氏子孫能繼承大周皇位。最後一種說法是,梁山之地確為風水寶地,並且離李世民的昭陵並不太遠,又是遂李治想回長安的遺願。

武則天選好陵址後,就讓當時的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這項工程。為了加快建造步伐,韋待價動用了二十餘萬勞動力,不分晝夜地營建,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地上和地下的主體工程。

684年5月,武則天命睿宗李旦護送李治梓宮回到長安。同年八月,將李治葬入了韋待價辛苦趕修而成的乾陵內,並以鐵水將地宮封死。

乾陵始成,但這還並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乾陵。在這以後,武則天又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了三十多年時間才修建而成。後來,五代時的後唐皇帝李從珂對地面建築又進行了重修。

那麼,武則天為何要把李治回葬長安?武則天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這是皇帝的遺囑。作為李氏子孫,當然想要回到他祖宗李淵和李世民身邊。這個理由還是十分充分的,但經由武則天嘴裡說出來就不免讓人產生懷疑了。

許多人都認為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因為就在乾陵準備動工時,在朝廷中供職、很受武則天青睞的詩人才子陳子昂建議將李治葬於東都。他的理由是,去長安建陵,勞民傷財,肯定是皇帝李治所不願的。因為李治在遺囑中也談到,死後一切喪儀要從儉。況且,天子以四海為家,舜死後葬在了蒼梧,禹死後葬在了會稽,這都是夷裔之地。古聖先賢不擇地,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擇地呢?

但武則天不聽他這一套,一定要建在梁山。她的話就是聖旨,任何人反對都是沒用的。

陳子昂的反對固然有他的道理,但武則天的堅持也有她的道理。李治癱瘓在床許多年,多年來都把朝政交給她來處理,這份恩情,她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報答的。丈夫李治最後一個心願,無論如何,她也要滿足他。

正史上並沒有提到袁天罡與李淳風的尋找風水寶地的事情,也沒有武則天派出道士或者是星相家找寶地的資訊。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武則天就不顧及風水而隨意尋了個地方埋葬了李治。

乾陵的地址是她親自選的,這一擇址明顯在李世民的昭陵西側,按照當時的風水學來說,這是“風水位序”嚴重錯亂。大概這才是武則天的真正目的。她大概在這個時候就有了想要篡奪李氏天下的野心了,至於後來所謂的梁山乃風水寶地之說,不過是後人的牽強附會而已。不然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怎麼可能尋找出後人所謂的風水寶地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李武則天破壞了唐朝龍脈?

705年正月,唐朝宰相張柬之等乘武則天病重時發動政變,擁立被武則天廢掉的李顯復位,是為中宗。該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則天病死洛陽,終年八十二歲。誰也不知道這位女皇在臨終前出於什麼想法而寫下了一份奇怪的遺囑——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大聖則天皇后。

唐朝大臣巴不得她去帝號稱皇后,但對於“歸陵”這一項卻引起了爭論。所謂“歸陵”就是把她自己的屍體也放進唐高宗的乾陵裡。

這一年,李治已入葬二十三年。如果想把武則天放進去,就必須要重啟乾陵地宮。但是,這在當時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根據封建帝王喪葬“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動尊者而後葬入”的規制,皇后先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