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以開啟地宮歸葬;但是,如果皇帝先死,則將地宮封死,任何人都不能再把它翻開放皇后進去。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后只能在陵附近擇址另建陵墓。
武則天的遺囑中有一條是:稱則天大聖皇后。那麼,她的屍體的身份就符合了喪葬規制。作為“位卑”的皇后是絕不可能再放進乾陵的。當中宗李顯把母親的願望說給大臣們聽時,立即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大臣嚴善思激動地說:“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動尊者而後葬入,這是歷來的規矩。則天太后卑於天皇大帝,今若開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恐驚龍脈。”
李顯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他驚天動地的孝心。他說,母親的遺願,我怎麼可以不遵守。不遵守就是不孝,堪稱大逆。
嚴善思見皇帝如此固執,就把問題轉到了開啟乾陵的可能性上。他說:“我聽說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石頭之間的縫隙,都是用鐵汁灌注其中。如果現在開陵,必須鐫鑿。能否成功,還難說。何必費此力?不如就在乾陵之旁,再擇寶地,另起一陵,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若神道有知,幽途自當通會,若以無知,合之何益。”
可愛母心切的李顯聽不進這些話,堅決要開啟乾陵,把母親放進去。朝中大臣在反對無效的情形下,只好由他去“胡鬧”。
大臣們之所以認為皇帝在胡鬧,是因為按照風水學與皇帝陵墓的規矩,絕對不可能允許此等事發生。而一旦發生,就說明毀壞了龍脈。根據風水學上的說法,皇帝的陵墓一旦開啟,貯在裡面的龍氣就會遊走。這個皇帝的後代肯定就要受到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改朝換代時,新朝往往要以各種藉口挖前朝各個皇帝墳墓的主要原因。
可李顯並不相信這些,706年五月,在經過一個多月的重新開啟後,他把武則天的遺體放進了乾陵,棺槨安放好後,墓道再全部用長方形石條粘砌封死,石條共封了三十九層四千一百塊。石條長1郾25米,寬0郾4—0郾6米,石條左右之間用鐵細腰拴板拉固;上下之間用鐵棍穿連,不能移動。然後又將石條空隙之間灑上少量石質粉末,以熔化錫鐵漿灌注,這樣,在汽化後就與石條成為一個整體。最後,再在上面夯打灰土,從而使四千一百塊石條連成一體,其堅固程度可見一斑。在墓道與過道之間,設定有一道重達百噸的漢白玉石門,門後佈滿各類致命的奇巧機關和暗器。
這樣的設計,為以後盜墓者的無計可施奠定了基礎。李顯滿足了武則天的願望,他不相信這樣就能把龍氣趕走。可不管他信不信,自從武則天這麼一“歸陵”後,唐王朝的問題真就是層出不窮了。中宗以後,雖然有玄宗李隆基在位時的“開元盛世”,但大唐的國運也從此埋下了禍根,唐王朝的龍氣似乎真就跑掉了一樣,任憑李氏子孫多麼努力,大唐王朝從此一蹶不振。
但其實這種衰落的原因還是人為的,而不是什麼“龍氣的丟失”造成的。不管怎樣,乾陵自武則天入葬,又加上中宗李顯十多年的慘淡經營,才終於成型。
這裡埋葬了一位把大唐龍脈攪亂的女皇帝,乾陵又是唐朝盛世時期所修建的皇陵,所以,裡面有多少金銀財寶,沒人知道。也正是因為不知道而非常想知道,乾陵的命運也開始多舛起來。
等待這一神秘乾陵的將會是什麼呢?
*********************************
閱讀‘何木風’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們為什麼沒能成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類解讀:亂五代
乾陵:盜不了的墓
乾陵是因山而建的陵墓,這種“依山為陵”的營造方法是選擇自然高聳的山峰繞山鑄城,再從半山腰開鑿墓道和墓室到山體,其中以石砌築,再用石板封頂,堅固異常。若從遠處看,乾陵就是一座巍峨的青山。
也就是說,如果在不知道乾陵入口的情況下想要開啟乾陵,只好把整座山搬開,這當然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是,歷史上的人物往往都有毅力與雄心。史料記載,在過去的一千三百多年間,規模較大的盜掘乾陵行為就有十七次之多,而規模最大的有三次。但這些盜掘行為最後全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他攻進長安燒殺搶掠一番後,正無事可幹。有人跟他說,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這個訊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