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叛將們堅決不允許,裴虔通抽刀就向楊廣腦袋砍,楊廣大叫道:“你們別動手,讓我喝毒酒自盡吧!”裴虔通堅決不準,說:“一刀下去就完事了,忍著點。”

楊廣哭了,說:“不管怎樣,我也是個天子,請賞我一全屍吧。”

眾人一想,覺得也是,就讓他解下了自己的巾帶,一名叛將馬文舉接過巾帶,和士兵們一起將他擁入內室勒死。屍體放在那裡不是辦法。並沒有被殺死的蕭皇后叫宮女拆去床做成棺材,暫時把夫君的屍體裝起來,不久後,宇文化及將他葬於揚州西面的吳公臺下。唐朝建立後,唐李淵又把他的陵墓遷於雷塘旁邊,“陵土僅高七點八尺,週二三畝許”。一代帝王,就這樣草草地被埋葬,他生前威風凜凜,身後卻是慘淡淒涼,歷史,為什麼喜歡和人開玩笑?!

按照楊廣的個性,如果在登基初期就建造陵墓,那陵墓的規模絕不下於秦始皇陵,即使不如秦始皇陵,也該是封建帝王陵墓中足可稱道的。但他終究沒有為自己修建陵墓。觀此人做皇帝的生涯,登基初期,就修建洛陽,接著是大運河,然後是遊玩,最後是打仗。他似乎從沒有休息過,也似乎從沒有想過要休息。

所以,他對自己陵墓之事肯定不在意,他生前的炫耀之心只是記在了歷史書籍上,人們剛一見到他陵墓,而如果不瞭解他的生平肯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難道就是一個帝王的陵墓嗎

。 想看書來

隋煬帝陵的六次整修

一個帝王的陵墓總讓後人修整,肯定不是好事。要麼是被盜墓分子經常光顧,要麼就是建築質量奇差,不得不整修。

隋煬帝陵位於揚州城北六公里處的邗江區槐泗鎮雷塘北側。陵門經過歷代的修補,現在看上去氣勢很是恢弘。陵區正中,高大的石牌樓橫樑上寫著斗大的四個正楷字:“隋煬帝陵”。陵園佔地三萬平方米,從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陵門、雷塘、石橋、祭臺、神道、城垣、石闕、陵冢等。由於初始陵是於唐朝時所建,所以整個帝陵是典型的隋唐建築風格。墓冢為規整的平頂金字塔形,高十二米,四邊均為規則的等腰梯形。

在隋煬帝安靜地躺在地下的歷史中,曾有過六次對他陵墓的修建與遷移。

首先就是他的皇后和宮人以床板為棺,草草將其葬於江都宮流珠堂,是為初葬。

後來,江都郡守陳稜感激隋煬帝曾對自己有過的恩情,就在宇文化及率部離開江都後,集部眾身穿孝服為慘死的隋煬帝發喪,並改葬於江都宮成象殿吳公臺下。傳說眾人正在收殮的隋煬帝遺骨之時,突然狂風四起,雷電交加。有人說,這是老天對隋煬帝作惡的警告。

第三次是622年,唐高祖李淵下令把隋煬帝陵遷到雷塘,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隋煬帝陵所在。

第四次是在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蕭皇后病死,李世民下詔將其“送至江都與煬帝合葬”,同時對陵墓進行了整修,這次整修讓隋煬帝陵面貌煥然一新。可由於千百年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隋煬帝陵墓的木構建築遭毀,到了清代時,僅存一墳土陵而已。

於是,清人又對隋煬帝陵進行了歷史上的第五次整修。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揚州鄉賢、清代大學士阮元經考證核實為隋煬帝陵,並出資加以修復,並囑揚州太守尹秉綬書墓碑。現在,陵墓的前面還有阮元所立的碑石,上面清晰地寫著“隋煬帝陵”四個大字。但這次整修只是點到為止,所以到了清朝後期,只剩下了一個大土墩子,當地百姓稱其“皇阿墩”。後人做詩諷刺隋煬帝說:“帝業興亡世幾重,風流猶自說遺蹤。但求死看揚州月,不願生歸駕六龍。”

許多人都知道隋煬帝是個“倒黴皇帝”,所以墓中不會有什麼值錢的陪葬品,所以隋煬帝陵至今都沒有被挖掘過。看來,禍福相倚是至理名言。

正是由於隋煬帝陵的破敗,所以,在1999年,揚州市政府部門出資修復原樣,於2000年10月竣工。這是隋煬帝陵的第六次整修。

楊廣死在揚州,並且多次下揚州。死在揚州,這似乎是他命中註定的。那麼,為什麼他對揚州有這麼深的感情呢?有歷史學家說,如果當時他不是跑到揚州而是坐鎮長安,隋朝的歷史肯定是另一個模樣。可他卻偏要在揚州就那麼藏著躲著,似乎他覺得自己就應該死在揚州。

據史料記載,590年,楊廣調任揚州總管,任此職長達九年。當時,帝國給他的頭銜有太尉公、揚州總管諸軍事、揚州刺史等。在揚州期間,他覽盡名勝,很為這一方水土而深深折服,直到6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