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那麼,昭陵名稱是怎麼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文獻上從未有過記載。有人根據古人死後給諡的原則進行分析,認為諡法中釋“昭”字說:“聖文周達曰昭,明德有功曰昭。”他們認為唐朝在李世民統治時期是當時世界上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而李世民是當時世界各國統治者中最富有生氣和創見的政治家、軍事家,沒有人像他那樣在各個方面創造了輝煌業績和樹立了不朽的豐碑,所以李世民陵名是選擇了一個歌功頌德比喻美好的字眼。

據說,李世民將皇后安葬在昭陵後,為寄託深深的思念之情,令人在宮中搭建了一座很高的樓臺,稍有閒暇便登上樓臺遠眺昭陵。

一天,他帶領宰相魏徵等大臣一起登上樓臺,眺望了一會兒,他問魏徵:“愛卿看到昭陵了嗎?

魏徵揉揉雙眼,看了半天,說道:“皇上,臣老眼昏花,實在看不見啊!”

李世民心想:歲月不饒人,魏徵真的是老了!於是,他很有耐心地指給魏徵看。

魏徵又看了看,對皇上說:“臣剛才以為皇上是讓我看獻陵(唐高祖李淵的陵墓),若是看昭陵,臣還是能看見的。”

李世民很慚愧地低下了頭,後來下令拆除了宮中的那座樓臺。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資訊,李世民把自己的父親廢掉後就再也沒有“孝順”二字可言。而昭陵所謂的“薄葬”更是扯淡。

興建昭陵

昭陵從貞觀十年(636年)開始營建,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入葬時方完成,歷時十三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從地質學角度來講,九嵕山屬石灰岩質,這種巖質因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沖刷,到了今天,不僅山陵建築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現在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呈馬鞍形(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面山體兩側岩層伸出,呈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窟窿等痕跡,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

在興建昭陵時,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兄弟參與了墓室的設計。據《唐會要》說,昭陵“因九嵕層峰,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為玄宮。緣山傍巖,架樑為棧道,懸絕百仞,饒山二百三十步,始達遠宮門。頂上亦起遊殿”。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面山腰鑿深七十五丈為地宮,墓道前後有石門五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時曾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可以想象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宏麗的情景。從諸多歷史材料來看,當時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建築,建有房舍和遊殿等。由於地宮前面四周山勢陡峭凹凸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巖架樑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線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迴繞旋轉。杜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就是對這種狀況的最佳描寫。

李世民的確為中國和他的大唐王朝創造了許多奇蹟,生前他並沒有機會炫耀,而在死後,他把這種榮耀帶進了墳墓。據統計,昭陵陵園內有一百六十多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目前確定名位的有六十九座。其中有魏徵、房玄齡、溫彥博、李靖、尉遲恭等歷史名人的墳墓。陪葬墓分佈在昭陵兩側,其中公主妃子的墓多數在山上。

更讓人驚羨的是,在昭陵的玄武門外有一個梯形的祭壇,祭壇陳列著十四個少數民族酋長的石像,祭壇的東西廡殿中陳列著世界聞名的浮昭陵遠景雕石刻六駿。祭壇遺址位於陵北玄武門之內。遺址面積東西53郾5米,南北86郾5米,略呈梯形,牆基屋階,至今仍可辨認。山陵的正南面有朱雀門和獻殿,西南面有“下宮”(俗稱皇城),遺址面積東西237米,南北334米,周圍牆基厚約3郾5米,其形狀是一個比較正規的矩形。

如果現在去尋找陵道,該由山南劉洞村沿山而進,可看出它已被山洪沖刷成深溝,溝兩旁有土閾一對,此處當為山陵的御道口;陵西南稍平處,石礎、瓦礫遍地皆是,這就是“陵下宮”遺址,當時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這裡。

李世民生前平定突厥,與吐蕃和親,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深得各族人民的擁護。太宗死時,突厥阿史那社請求殉葬,於是高宗派人打製出這十四個少數民族酋長的栩栩如生的石像,立在昭陵前。這十四尊雕像是唐太宗時期良好民族關係的有力見證。但讓人可惜的是,在清代乾隆以後,這十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