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兒臣主政以來,惟思先祖之英烈,不敢稍有懈怠。”

李淵揮揮手,說道:“罷了,二郎。

你的能耐我知道,今後如何理國,其實不用我多說。

嗯,眼下倒有一件事兒,我已想過多次,該是辦一辦的時候了。”

“父皇交辦的事兒,兒臣定當遵循。”

“你一心奉孝,一直不同意到太極殿理政,為父很感激你的這番孝心。

可那東宮畢竟窄狹,須知大國之朝要顯威儀,你該是搬過來的時候了。”

李世民即位之後,李淵多次要求搬出太極宮讓李世民移入。

李世民思來想去,覺得將李淵攆出去,天下之人定會說自己太性急,便執意不肯。

事情就這樣耽擱了下來,一晃已經二年有餘。

李淵今日舊話重提,李世民當然不會答應。

他懇切說道:“父皇,您為太上皇理應居於此殿。

東宮雖小亦有騰挪之地,兒子覺得很好。

且父皇居此,兒子可就近時時來問詢,很是方便,以不動為好。”

李淵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知道你的心思,然我在這裡又住了二年有餘,已經顧了各方的顏面,你不用再爭了。

我名為太上皇,其實為一鄉間老翁而已,日日居於此深宮之中,感覺很鬱悶。

我想好了一個地方,就是家鄉武功縣的慶善宮。

我想到那裡居住,可以自由自在,又有鄉間野趣,強似這裡百倍。

對了,我上次囑咐你修繕一番,現在已經完工了嗎?” “兒子已經遵囑備好木料,正在修繕的時候,被魏徵發現。

他諫現在不宜大動土木,事情就停了下來。”

“這個該死的魏徵,我的家事還要他來伸手管嗎?”

太極殿日勉群臣 風陵渡夜訪旅客(3)

就是慶善宮已修繕完好,李世民也不會讓李淵去住的。

事情很明白,自己當了皇帝,卻讓老子離開京城到鄉間居住,傳至天下不知人們又會說什麼。

他還有更深的一層考慮,就是自己取得皇位並非靠正道,萬一有人到慶善宮控制李淵來反對自己,則天下人不明所以,那是很麻煩的事情。

想到這裡,李世民安慰道:“魏徵所諫亦有道理,眼下之勢,確實不宜大動土木。

父皇,您多次說過,要安定天下,務以隋煬帝之行為鑑戒。

這樣吧,待過些日子,等到年成好的時候,兒子在宮城以北專為父皇起造新宮殿,可名為永安宮,屆時請父皇動遷入住。”

李淵認為時間太長,堅決不同意,他思索一下說道:“二郎,你搬入了東宮,弘義宮就空了下來。

那處宅子新修不久,還是你攻下洛陽後我專為你起造的。

嗯,就這樣吧,我剋日搬入弘義宮居住,你不可再攔阻。”

李世民見李淵意志堅定,只好答應。

李世民臨行之時,李淵喚住了他,說道:“二郎,我聽說裴寂因犯事兒出京。

按說此事我不宜再問,然我好念舊情,你是知道的。

我們李家取得天下,裴寂功不可沒。

若其罪惡不大,給他留條活路最好。”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父皇的心意,兒子明白。

那裴寂近來在京閒極生事,讓他出京只是稍作懲戒。

待過上一段時間,兒子自會召他回京的。”

後來裴寂被流放靜州時,李世民想起了李淵的囑咐,果然沒有食言,召裴寂返京居住。

惜裴寂當時正帶領家僕抵擋山賊,詔書還在路上行走的時候,他已被擊傷而不治身死,無福緣返京養老。

李淵再也未能和裴寂見面。

二人友情深重,志趣相投,李淵曾經說過他們要生前同安樂,死後墳墓相伴,因為玄武門之變,這句話成為空言。

李淵此後居於深宮鬱鬱不樂,每每想起裴寂不免長吁短嘆,著實為一件極大的遺憾之事。

李世民回東宮後即召殿中監,讓他立即安排修繕弘義宮。

他以前礙於名聲,不肯馬上將李淵遷出太極宮,怕有人說自己的閒話。

其實心中也想早日到太極殿理政,因為東宮畢竟顯得窄狹。

他對殿中監說道:“弘義宮修繕之後,可更名為大安宮,以示奉養太上皇之意。

朕以前在那裡居住過,知道其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