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小說:血寶狂歌 作者:絕對601

和剛才沒轉身時一樣了。無形的力量已經不止是從牆壁那邊推壓而來,而是從四面八方保圍過來。那種力量將他們身體裹住,讓他們的動作變得開始遲滯艱難起了。這樣看來,這牆壁只需要重新回到剛才的位置,這空間中壓縮聚集的能量就會將把他們的五臟六腑碾擠得粉碎。

“針筒原理!壓縮空氣!”魯一棄對出現的情況首先想到的是洋學堂裡物理課上學到的知識,要想出去必須找到“針眼”,“針眼”應該就是剛才進來的口子,必須從趕快從那裡出去,不然沒一會兒都得被壓死。

與魯一棄有同樣想法不止一個,可是當他們才邁步往那邊跌撞走去時,獨眼就明白了他們的意圖,運盡全力,從胸腹間一字一字地噴出:“口、子、堵、了,沒、路!”獨眼發出的慘呼讓所有人的希望都破滅了。

牆壁更近了,壓力更大了。

魯一棄已經開始覺得胸悶、頭暈、眼冒金星。他極力在調整自己的呼吸,按照道家的理論讓自己的身體處於自然的狀態,這是他在養鬼婢“五鬼推倒山”的壓力圈中得出的經驗。可是這裡與那“五鬼推倒山”的力量又有不同,那其中的壓力是運動的,有方向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五鬼的力量有很大一部分是作用在意識上的,可以用自然的心理和思想狀態去躲、去卸。而這裡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無處可躲,無處可卸,這種壓力無法用意識去排解少許,必須用血肉之軀去死扛。

幾個人當中最辛苦的就是魯一棄,他不是練家子,沒有久歷磨難的身體素質。就連若大娘他都遠遠不如,女人柔軟多脂肪的身體結構天生就是極能承受壓力的。一個很嬌小柔弱的女人,被體重是她雙倍多的壯男壓在身體下做床活兒,還照樣歡快淋漓,就是這個道理。

幸虧道家理論雖然不能幫助魯一棄身體承受壓力,卻可以讓他的意識和思維保持清醒,也可以讓他的意識和思維暫時忘卻壓力帶來的痛苦。

“不能老想著洋學堂的知識,應該從《機巧集》中找到些東西來救大家的命。”魯一棄的腦子裡首先弄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其實他沒想到的是這樣做最先救的自己的命。

“嘎、嘎、嘣、嘣。”牆壁移動時發出的聲響更加巨大,移動也更加艱難。但它確實沒有停止,只是在等待後續的推力。

魯一棄的腦子在飛快的轉動著、搜尋著,可《機巧集》中沒有找到一點有關有用的資訊,那本玄奧的書中他能弄得懂的太少了。於是他把尋找的範圍擴大,在他所知到的所有典籍、秘本中搜尋起來。

《攻兵械制》有記載:雙竹筒相套,隙合。外空留眼,中實推壓。中實回氣抽注熱油,中實推壓熱油可射百步。

《九流玩器諸般》有:湘人有做無火爆竹,紙筒裹同徑木棍,其中暗藏花碎屑,前留活門。回拉木棍活門開,氣回攏。推活門閉,氣漲筒爆,花碎屑飛揚如焰火。

這兩段文字讓魯一棄迅速把思維重新拉到了《機巧集》的“巧字篇”裡:“腔封,塞動。口門活,回開推閉,氣出,為用。”

“回、開、推、閉!氣、出!”如果不是魯一棄曾經學過道家的“龜散息”,他決對不可能將這六個字用低矮的聲音一個個吐出。但是遺憾的是他的氣息力量只夠將原文中的幾個字下意識地說出,而無法將自己對這段文字的理解解釋給大家聽。

鐵匠和獨眼的腳步是同樣跌撞、急促的,腳步的方向也是一致,目標是這個空間的右側,一堵雖然看不清,卻肯定存在的牆壁。

不用魯一棄解釋,他說出的幾個字那幾個匠人都很熟悉,魯班爺當年做出一個物件兒時口頭留下了句六字訣,就是這六個字。這句六字訣沒寫在《班經》裡,因為這口訣不是坎子秘密,是個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技法原理,做過、用過、知道那個物件兒的匠人一般都知道這六字訣。鐵匠知道,他做活離不了那物件兒;獨眼也知道,打他懂事起,就知道家裡一直都用著這物件兒。這是啥?風箱,也有叫風屜的,是連線在火灶旁鼓風旺火用的。

坎面的動作原理就是個巨大的風箱,剛才進來的狹窄入口是抽氣口,牆壁是活塞板,活塞板回拉,氣被抽入,活塞板推出,氣被壓,抽氣口活門關閉。按道理,風箱應該有相連的另一個大出氣孔道,這樣就可以將鼓壓起來的氣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可是這風箱卻沒有這個孔道,也或許那孔道被什麼封死了。在這裡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奇怪,因為這不是真正的風箱,這是座坎面,它鼓壓起的氣就是要將人碾壓死去。

鐵匠和獨眼奔去的方向就是風箱出氣孔道的地方,風箱一般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