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雲蘿哼道:“我大伯不也把我大伯母帶到這麼遠的嶺東去了?還有我大嫂呢。不曉得我大伯母和大嫂孃家會不會不高興……”
穆連瀟忍俊不禁,繞到案後,在雕了五福臨門的大椅上坐下,抬頭看著杜雲蘿:“這就編排上他們了?”
杜雲蘿咯咯直笑。
她才不會編排杜公甫和夏老太太呢,她會軟磨硬泡地撒嬌,隨丈夫赴任,這一點也不稀罕。
只要定遠侯府中答應了,杜家那裡是不會唱反調的。
杜雲蘿清楚,最要緊的是吳老太君和周氏的想法。
除夕夜,花廳裡擺了團圓宴。
外頭時不時傳來鞭炮聲,滿滿都是年味。
待散了席,吳老太君沒有留兒孫們守夜,叫他們各自都散了。
周氏送吳老太君回了屋裡,婆媳兩人略說了一會兒話,穆連瀟和杜雲蘿便來了。
周氏笑著道:“不是讓你們先去敬水堂裡嗎?”
穆連瀟搬了椅子,與杜雲蘿一道坐下:“我和雲蘿來陪陪祖母。”
吳老太君盤腿坐在羅漢床上,腿上蓋了錦被,聞言她理了理被角,往引枕上一靠,笑道:“是有求於我吧?我還不知道你,說吧。”
穆連瀟叫吳老太君一言戳穿,邊上的周氏亦掩唇笑了。
能讓吳老太君和周氏高興,別說是打趣幾句,便是折騰他一通,穆連瀟都是願意的。
他笑著道:“祖母,聖上要增加在山峪關的駐軍,年後就下文,把我從北疆調到嶺東去。”
“誰任大將軍?”一聽是正事,吳老太君嚴肅起來。
穆連瀟頷首,道:“驃騎將軍黃大人掌大將軍令,我為副將,點了黃大人的長子黃紜為先鋒。”
杜雲蘿眨了眨眼睛。
驃騎將軍黃大人,這不是黃婕的父親嗎?
前回在圍場裡,黃婕驚馬時,杜雲蘿還見過黃紜。
“聖上這是為了駐守,還是想……”吳老太君頓了頓,沉吟道,“有備無患。”
無論是防備韃子,還是出其不意,總歸是要先做佈局的。
“聖上也是這個意思。”穆連瀟道。
吳老太君頷首,囑咐道:“既然聖上定下了,自當遵君命。”
穆連瀟笑著與杜雲蘿交換了個眼神,這才與吳老太君和周氏商議:“祖母、母親,我想帶雲蘿去宣城。”
話音未落,吳老太君和周氏具是一怔。
穆連瀟鄭重道:“雲蘿的大伯是嶺東知府,她的大伯孃、兄嫂都在宣城,有長輩們在旁,雲蘿的生活無憂。
我每年都只回京兩三個月,而宣城離山峪關還算近,為了子嗣考量,雲蘿在嶺東比在京中好。”
吳老太君沒有立刻反對。
子嗣一事,是她最最看重的事情,尤其是嫡長房的嫡長孫。
當年老侯爺過世,穆連瀟年紀尚小,就隻立了世子。
如今穆連瀟已經娶妻,等有了一兒半女,吳老太君也好請皇太后出言,讓穆連瀟承爵。
定遠侯府,還是要有一個真正的主人,才算完整。
吳老太君的視線停在了杜雲蘿的肚子上。
(未完待續。)
三百五十一章 考慮
太醫說過,杜雲蘿身體沒有問題,可婦人懷孩子,哪裡是一個“有問題沒問題”就能解決的?
老太君活了大半輩子了,也見過成親後兩三年沒訊息,等懷上了就三年抱倆的例子。
若這次穆連瀟啟程之前,杜雲蘿沒有懷孕,難道就再等一年嗎?
說心裡話,吳老太君等不住,周氏也等不住。
讓杜雲蘿去宣城,夫妻兩人隔月還能見上面。
吳老太君沉思一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
若穆連瀟此次是回北疆去,吳老太君根本不會考慮他們的意見。
她在北疆生活過,直面過沖進城鎮的韃子騎兵,邊關生活不是簡單的辛苦可以說明白的,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冒出來的危險。
而嶺東與北疆又有不同。
雖然都是邊境,但山峪關外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沒有綠洲,山峪關又貧苦,連馬賊都不願意冒著風險穿沙漠而來,何況是韃子們。
山峪關這幾十年間,太平得不似邊境。
嶺東的首府宣城,和戰事半點不沾邊,知府是杜雲蘿嫡親的大伯,這叫吳老太君又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