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4 / 4)

小說:狂俠天嬌魔女 作者:世紀史詩

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乾山,知他故宮問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聲聲悽楚,趙構淚滴衣襟,蓬萊魔女也不禁心酸淚咽,想道:“他在金虜南侵前夕,聽他爹爹這首以血淚寫成的亡國之詞,看來倒是傷心人別有懷抱,並非全然糊塗。”

原來當年“靖康之恥”,徽欽二帝給金人擄去,(宋徽宗趙佶是趙構的父親,宋欽宗趙桓是趙構的哥哥。)宋徽宗擅長文學,這首“燕山亭”同,就是他在被押赴燕京途中,自往“北行見杏花”而作的。這首詞非常細緻地描寫了他的亡國哀思。初見杏花,就想起宮女,於是拿宮女來比杏花,都是“易得凋零”的。

從宮女想起故國故宮,想憑雙燕將這重重離恨寄回故國,可惜雙燕是“何曾會人言語”。其實,即使雙燕會人言語,但“天遙地遠,萬水千山”,它又怎知故宮何處?再想起“故宮”不能再回去了,連夢也恐怕夢不到了。當真是迴腸蕩氣,不勝悽惻之至。

這首詞寫在二十年之前,宋徽宗早已死了,在金國統治下的淪陷區,這首詞早已在漢人中私下傳誦。但在江南則還是知者無多,更沒人敢拿來演唱。蓬萊魔女心想:“這皇帝老兒若是稍有心肝,聽了他爹爹這首詞,也該奮起抗敵。”

琵琶嘎然而止,兩個宮娥都是大為惶恐地望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