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1 / 4)

小說:新世界1620 作者:懷疑一切

恪�

湯恩是河南開封人,因為饑荒和兒子家人一路逃難到了山東,又被山東本地的難民裹挾南下,一直到海州才被一夥海商給弄到了這裡。

湯恩是個老實巴交的匠戶,說起來,他還曾參與過開封府周王宮室的修繕,能識文辨字,通讀歷代營造技法。甚至家裡傳下的說法,其祖上還是京師紫禁城營造匠頭蔡信的徒弟!

所以湯恩在移民安置那天,應選了東方建設公司的建築工崗位。他的資歷讓東方建設公司的管理層很是驚訝,於是將其定為了中級技工的級別,一個月的薪水也比其他匠戶高了不少,達到了30美元。

自己的兒子手藝也不錯,因為年輕能長期在外,被國營建築工程集團給選中,如今正遠在北方的西點鎮工地。

雖然自認為精通營造,但第一次進入工地的時候,湯恩還是被嚇壞了。他眼睜睜地看著一臺碩大的高架20馬力蒸汽動力打樁機發出震人心魄的轟擊聲,連半柱香的時間都不到,就把一根處理後的原木樁打進了地裡!

然後各種形狀的水泥預製件和水泥、磚石、鐵筋、木板,迅速被其他建築工人分門別類用水泥、大釘組合起來,幾乎一天時間,一座和自家差不多的房屋就有了幾成輪廓。

此外,光是那種畫在圖紙上的建築平面圖和工程透檢視。就讓湯恩沉思揣摩了很久,再看到碼頭上那種不需要風帆就能自行航行的內河蒸汽船,湯恩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對於這個傳聞是大宋遺民所建的華美國所具有的高超格物技學,湯恩是暗暗驚歎。

已經來到這裡快兩個月了,當初抽籤的結果,自己一家子被安排到了附近一片社群。社群裡過半都是番夷,而那些同樣抽籤安排過來的同胞移民。也全是大明各地的散戶,人生地不熟的湯恩一家除了平時去商業街買菜,基本不外出。即便必須出門採買家用,也是勉強和四周的華族鄰居打著乾澀的招呼。

“爺爺!要糖!”小孫子和小孫女打斷了湯恩的思索,紛紛膩在了他的膝蓋上。

“好。好!給小寶和二妞吃糖!”湯恩樂呵呵地從一邊的桌上取來一個木盒,掏出小塊冰糖塞進了兩個孫輩的嘴裡。

桌上放著他下班後從商業街買來的大堆東西,與其說是自己這輩子想通了開始大手筆消費,不如說是今天不得不如此。

今天是冬至,東家說是發5美元賞錢,結果喜滋滋地排隊下來,手裡多了一沓的紙票,上面印著“代金券”,票面值從1美分到10美分不等。說是冬至過節賞錢,湯恩就琢磨著這不是從前的大明寶鈔嗎?

但隨後湯恩被告知。這種節日代金券不能換錢,可以在商業街各個商鋪裡買東西,和銀錢價值一模一樣,但有時間限制,到了臘月初一就過期作廢!

好傢伙。這不是逼著大傢伙趕緊花出去嗎?算起來,在大明這可是三兩多銀子啊!

沒辦法,又不能作廢,湯恩這才急匆匆地直奔商業街,盯著些著合適的店鋪就鑽進去。還真別說,那些個番夷店家見了這種紙票還真認!

根據中華美利堅共和國《國民法》與《企業法》規定。只有擁有正式定居權的國民才有資格申請開辦私營個體商鋪,所以整個商業街目前能夠看到的私營商鋪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屬於國營進出口集團下屬的商店。

以前也沒真正過過啥冬至節,頂多吃頓好的應應景,如今一大筆過期作廢的“賞錢”發下來,不花掉就太可惜了。嗯,今天就換換口味,吃頓鮮肉餃子吧,再買上些布料,好讓兒媳給孫子孫女都做上一套過冬新衣。

說起衣服,這裡的商店裡賣得可不便宜,一件最便宜的成人棉袍都要至少2美元!還不如買上布料讓自家兒媳去做。可是一進商店,布料也不便宜,幾乎比大明貴了三倍,半匹棉布也要2美元!

一家老小五個人,兒媳也在楊雯雯生活藝術公司裡做製衣女工,一對孫子孫女也才幾歲,一家的月收入加起來接近60美元,相當於以前在大明的40兩銀子!應該來說生活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但勤儉慣了的湯恩依然希望能買到便宜的食材。

肉鋪裡,那個番商賣的肉很新鮮,看起來跟牛肉一樣,據說是海里的大鯨。價錢便宜得緊,一公斤下去也不過6美分。豬肉和牛肉就貴了點,但也不會超過10美分一公斤。

倒是糧店裡的穀物米麵就貴得讓人受不了,一公斤白麵居然要45美分,大米就更貴了,一公斤居然60美分!想便宜也行,可以選那種土豆或玉米,10美分能買上好幾公斤。

之前近兩個月,魚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