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第一胎已經是個女兒了,這次我想要兒子!”袁欣藝嬌嗔地打了下丈夫的胸口,喜滋滋地摸著肚子,“在外交部裡待著我又沒什麼事可做,還不如過來幫你,畢竟我比你懂更多外語。本來打算過來和你一起過端午節的,結果錯過了一趟船。”
看著妻子那幸福的樣子,輕輕吻過對方的額頭,蘇子寧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1624年6月6日,完成海試正式入役的共和級輕巡洋艦的第三艘“西點”號,執行遠洋作訓並護送三艘飛剪商船,經過六天的航行,緩緩進入了亞速爾群島的英雄港。
按照中華美利堅共和國海軍去年頒佈的戰艦等級劃分,標準排水量在千噸以下的4艘800噸級企業級輕巡洋艦被降格為護衛艦,目前正在服役的共和級就成為了海軍唯一的輕巡洋艦。
滿載排水量達到1800噸的西點號輕巡洋艦,一進入英雄港,就引起了本地葡萄牙駐軍和歐洲商人的極大震動。
而此時,東方號和自由號兩艘企業級護衛艦,掩護著饕餮號、霸下號飛剪商船搭載的陸軍部隊,正在北美本土宋州東北幾百公里以外的沿海一帶進行著軍事掃蕩,以清除英格蘭人在後世馬薩諸塞灣一帶見縫插針的殖民活動。
截止1624年3月以前,中華美利堅共和國都沒有意識到眼皮子底下發生的英格蘭殖民活動。一直到3月上旬,一艘隸屬於國營農林漁牧集團捕鯨隊的風帆蓋倫船,由於躲避風浪進入了科特角灣,才偶然發現了英格蘭人在海灣建立的殖民定居點。
這還了得!訊息傳回本土,國會大驚,海軍司令王鐵錘准將也拍案而起,立馬派出東方號護衛艦前往偵查,結果不僅僅在科特角灣,在科特角灣北方几十公里外的馬薩諸塞灣也發現了英格蘭殖民點的蹤跡,甚至部分殖民點的建立時間已經快三年了!
曾經的五月花號陰差陽錯地偏離了航線,但歷史的慣性依然在前進,英格蘭人依然在1621以後再次闖入了馬薩諸塞地區海岸,諸如普利茅斯那座殖民點依然成立了。不過這次,那種自我流放式的清教徒北美冒險移民成為了弗吉尼亞公司的更有組織的殖民活動。
(未完待續)
………【第三章 不列顛信風(二)】………
16至17世紀英格蘭,從整個歐洲來看,依然還是鄉下般的存在,即便他們強勢地依然佔據著歐洲大陸的諾曼底地區,但無論是在海上,還是歐洲大陸上,他們最多都只能算是二流角色。
16世紀末的西班牙與英格蘭戰爭,英格蘭王室大肆派發貴族頭銜,收編的英格蘭海盜們所爆發出的熱情和優秀的戰術阻擋住瞭如日中天的西班牙王國的入侵。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赫赫威名第一次被英格蘭人吐了口唾沫,不過站在整個歷史大片的角度去看,發生在1588年的海戰,其實對西班牙王國來說,國力上的損失並非如後世英格蘭學者形容得那樣不得了的了不得。
西班牙王國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了,但英格蘭充其量也只是吐了口唾沫而已。瘦死的駝駝比馬大的道理,依然適用於17世紀初期的歐洲,海洋上的西班牙戰艦依然大搖大擺,陸地上的西班牙陸軍方陣依然是歐洲猛牛。
一直到1639年,荷蘭海軍在三十年戰爭中奇蹟般的殲滅了西班牙海軍主力,法國在1643年的羅克魯瓦戰役中擊潰西班牙陸軍主力,西班牙才終於被打斷了脊樑,不可挽救地走向衰落之路。
面對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世界的強勢,英格蘭人是聰明的,他們想方設法利用一切能找到的方法,見縫插針地在新世界保持著自己的存在感。
不得不說,17世紀糟糕的通訊節奏和錯誤百出的地圖。外加英格蘭人一直不錯的狗屎運氣,讓英格蘭人總是能在主人偶然回頭的一瞬間搶上一口肉。
1595年,英格蘭海盜沃爾特。雷利率領一隊海盜佔領了古巴島南方沿岸的特立尼達,就在西班牙人的眼皮底下建起屬於英格蘭的據點,而且這個據點居然一直存在了十多年,才被西班牙人發現並驅逐。
在遠東,英格蘭商人們即便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殘忍的香料貿易壟斷戰中血流成河。依然如小強一樣死皮賴臉地堅持自己的存在,並一點點運回來之不易的丁香、肉豆蔻和胡椒。
。
1624年6月7日,歷史上的科特角灣裡。
海風從東北方向緩緩吹來。東方號護衛艦已經放下大半風帆,航速僅僅保持在4節左右,在距離海岸線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緩慢巡弋。4門90毫米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