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讓人羞愧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大張旗鼓,於是推崇英雄、創造英雄、宣傳英雄,成為國會對待這次北方戰役謝幕表演的主題思想。
代表軍人最高榮譽的“國會榮譽勳章”,頒給了至今仍在曼城市國立醫院治療的鄧劍,而且國防部還將鄧劍的軍銜晉升為上尉。
遊南哲少尉臨危受命,接替鄧劍指揮,在最困難的時刻還能保持部隊穩定和戰鬥力,能力可圈可點,晉升為中尉,並被授予“優異服役金質勳章”。
北方戰役總指揮官何語少校,即便犯下了許多不應有的錯誤,但問題本身不是何語所能主觀處理掉的,而且戰役成果也不算太差,所以責難和讚譽並存,被授予了“優異服役銀質勳章”。
剛剛出院的斯科特上士,鑑於在軍官受傷無法指揮部下的情況下,果斷承擔整個連的前沿士兵戰鬥指揮重任,戰術應用得當,兵力調派反應及時……斯科特上士的表現,用廣播電臺裡的話說,“作出了北方戰役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貢獻”,被授予僅次於優異服役勳章的“金星勳章”。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斯科特上士從今天起,將晉升為軍士長軍銜,並將在西點軍校建成後繼續接受為其一年的正規軍官培養,之後將成為真正的軍官。
不僅僅是斯科特,幾乎所有北方戰役的倖存士官,都被授予了“銀星勳章”。幾個勞苦功高的中士還順利晉升為上士,也同樣獲得了進入未來西點軍校深造的資格。
馬卡洛夫下士以“勇敢得令人髮指”的評價,提拔為中士。馬卡洛夫的那個班,最終只活下來喬肆和于山兩個小兵,喬肆被破格晉升為下士,將成為一名新的班長,而於山則破格晉升為一等兵,成為喬肆的助手。
至於參戰的普通士兵,則人人都有一枚“銅星勳章”,傷員外加一枚“紫心勳章”,此外就是一大堆的陣亡官兵的功勳追授。
最後,所有參戰官兵,都獲得了一枚“北方戰役紀念章”,以紀念這場“偉大的戰爭”。
熱鬧的授勳和晉升軍銜儀式幾乎持續了一整天,最後,所有參戰士兵被當場分發了北方戰役作戰津貼,人人都獲得了至少40美元。傷殘者還額外多得500美元的特殊補助。陣亡者的家屬,則獲得了1000美元的軍人陣亡撫卹金,傷殘和陣亡者家人子女直接提為永久定居權,還享受國家福利若干……
軍事基地的操場上,響起了陸軍的《士兵進行曲》,所有計程車兵都興奮地揮舞著步槍,興高采烈。
儀式結束後,獲得休整假期的數百官兵,頓時讓西點鎮的街頭巷尾熱鬧起來。在國家接二連三的勝利宣傳與鼓吹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普通大兵們意氣風發,揮金如土,西點鎮的酒吧、飯店生意火爆,未婚女性秋波頻頻。
不久,西點鎮又掀起了一陣從軍熱潮,超過30名最新移民到西點鎮的愣頭青們在若干見聞的誘惑下,走進了軍營。
而在遙遠的北方,奧爾巴尼登陸大本營的廢棄地址上,坐落著40座軍人墳墓,它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宣告著這個國家的北方邊境延伸到了這片土地。
(第二卷完)(未完待續)
………【第一章 澎湖戰潮】………
在東方的地理與政治版圖上,澎湖列島一直有著不輕的地位,它扼守著東方帝國南北海路的咽喉要道。臺灣海峽,一直以來都是福建沿海南北海路貿易的必經之路,而澎湖列島就處於這個航路的最要害位置。
有正式文書記載的澎湖列島的政治屬性,是從宋帝國開始,澎湖列島不斷以各種名目出現在官方文獻中。公元1225年,南宋福建市舶提舉趙汝適《諸番志》稱:泉(泉州)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明確定義澎湖列島為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行政管轄。
1281年,蒙元帝國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且象徵性地將臺灣島也納入了元帝國版圖。
明帝國時,澎湖列島不僅僅成為防倭的軍事重點巡防地,也正式列入了地方戶籍管理單位。
到明帝國萬曆年間,澎湖的防衛,已經與福建金門、廈門及附近各海防融為一體。《澎湖廳志》卷五《武備》引《廈門志》曰:澎湖遊擊,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增設,屬南路參將,駐廈門,而澎湖其遙領也。
澎湖遊擊將軍,開始出現在明帝國的正式文獻中,地方軍政官職的設定,表明明帝國已將澎湖的海上軍事防禦建設看作整體國防建設的一部分。
但和許多大明帝國曆史上負責海防的軍事官員一樣,澎湖遊擊將軍的辦公地點也是很狗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