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4)

小說:師爺入仕 作者:夢幻天書

“容易受傷的女人”的音樂,大家顧了聽卻忘記了眼前的美貌局長。接著,劉晚秋講了話,多是風花雪月。

夏雨蟄見美貌的劉局長沒有說出什麼道道來,誠心要出出女局長的醜,坐在沙發裡,嘴裡叨嘮著李清照的句子:“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劉晚秋仔細聽著卻無以問答,夏雨蟄繼續嚼著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劉晚秋還是無以應答。劉晚秋的學問本來一般般,平日裡只是背背李商隱的“東風無力百花殘,相見時易別時難”的句子,裝裝門面,夏雨蟄嚼的詞也是李清照的句子,多的感嘆閨中寂寞和自憐自惜的句子,她從來沒有見過,更沒有聽過,怎麼會解析清楚呢?夏雨蟄見劉晚秋沒有回應,則更來勁啦,嘴裡高聲喊著李清照的“學詩謾有驚人句”的詞句,然後說,李清照再有驚人的詞句,也只好“長嗟日暮”,“篷舟吹取三山去”呀…呀。劉晚秋這次聽懂了,這分明是在嘲笑自己,從來沒有過的羞愧和惱怒湧上心頭。不過,她想自己並不寂寞……。

〔待續〕若愚 文稿 2009…8…7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師爺入仕〔第二十六章〕

師爺入仕〔第二十六章〕若愚文稿

什麼叫文化?自古以來,恐怕沒人能說清楚?據專家們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文化。‘黃老學說’是文化,‘孔孟之道’是文化,‘野狗媾合’也是文化。那‘康熙字典’自然是文化了!”,總而言之,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如今,“吃”和“逛”也算文化,古人並沒有這麼說,這是如今專家們的新“文化”。按照劉晚秋的說法,他老爸那種活法也叫文化,是“*文化”,她不喜歡。她自小不為生計所迫,自然喜歡“吃”和“逛”,好在小縣城裡有幾座破廟,地方小吃品種齊全,公家出了錢,又吻合“當代文化品位”,劉晚秋的文化局長自然當的有滋有味。

祥雲象白隑隑的棉絮,隨著輕風的吹拂,飄蕩在西邊的天空裡。經過陣雨清洗的天空蔚藍蔚藍。血紅的夕陽斜映在華嚴寺宏偉寶殿的屋脊上,藏在陰影下面飛簷斗拱裡的蝙蝠群受到人們的驚嚇,一會兒飛出來,一會又飛進去。它們並沒有拜佛的願望和要求,但是,它們卻終年守候在佛的身邊,豪無秩序的迂迴衝刺在佛的頭頂,不時發出“吇吇”的尖叫,把他們的屎拉在斗拱飛簷上面和佛的腦袋上,佛並沒有怪罪他們。釋迦牟尼仍然端坐在大殿的中央,用她那永不褪色的慈祥微笑的面容,迎接每一個來這裡“燒香還願”的“善男信女”。也許是佛法無邊的緣故,人們懷著不同的心態和目的,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燒了高香,嗑了響頭,把心中的苦悶和陰謀訴說給佛聽,夢想著有朝一日脫離無邊的苦海或者實現自己的目的和祈求。喬達摩、悉達多仍然微笑著,人們從佛慈祥的面容裡看不出什麼反映,於是把“大把”的“佈施”扔在佛腳下的“錢箱”子裡。怒目而視的矗立在佛祖身邊的守護神,早已看穿每一個來這裡“跪拜”的男女老少。釋迦牟尼還是端坐的神態,慈祥的面容仍然微笑著。劉晚秋奉陪著省文化部門的貴賓和隨從,還有從北京遠道來這裡遊玩的影視界的演員和歌唱家,一大早兒,就來到這個有著眾多廟宇的歷史文化名鎮。小鎮裡有明清風格的古民宅,隱含著中國古老文明的烙印,淳厚的民風民俗記錄了中華民族美好傳統在這裡的傳承和延續。小鎮裡,溪水潺潺,泉水清清,小橋流水人家,構成塞北的小江南。劉晚秋穿著節日似的盛裝,臉上也露著笑容。她的笑容裡,那種對佛少有的敬意,被更多的風騷和輕浮所掩蓋。她白白的嫩藕般的手臂,插在省文化廳長侯忠文的掖下,三分象攙扶,三分象依偎,還有三分更象獻媚。這三分獻媚不是刻意的做作,而是劉晚秋如花似玉的美貌和氣質,不介意般的自然流露和展示。那三分依偎不是一個弱女子在向一個權者的祈求和暗示,而是一位靚妹下意識的動作和美眉兒。還有剩下的三分,不是她向一個老年人的求助和憐憫,而是她更需要一個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做為她的陪襯,象綠葉一樣把她這個小縣城裡的美人掩映的更加絢麗多彩和豐姿倬妖。從北京來到這裡的演員和歌唱家們,似乎對眼前的一幕,並沒有感到驚奇和厭惡,因為他們對這樣的場面,早已見慣不乖和熟視無睹。他們每到一地,當地的人們除了只關心他們的表演和他們幕後的緋聞以外,並不關心他們的其他任何方面。在劉晚秋這個讓趙飛燕和楊玉環都失色的美人面前,他們不敢爭寵和有半點的奢求。因為他們抹掉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