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二來也找到一個死心踏地的貼己人。可是,偏偏候忠文對政治一竅不通。幾年後,這個要員在一陣惋惜之後,只好把他安排在文化廳裡當了一名正廳級幹部。候忠文的寡母朝夕唸佛。桌上自然免不了有幾本經文,候忠文有時給老母念幾句,日子長了,記在心裡。今日裡盡然派上了用場。於是,就有了一個佛家弟子的面孔。候忠文家徒四壁,窮的叮噹響,上任不久,缺的是銀兩,從電視上看到劉民做的經驗介紹,知道這個縣是一個肥的留油的好地方,而且劉民還有一個美貌且單純的女兒當文化局長,就毅然而然地來到這裡。劉晚秋把他領到這個慘敗而又百廢待興的文化名鎮,正中他的下懷。
西郊賓館裡燈火輝煌。豪華的迎賓室裡正在召開“某縣文化發展會議—即文化名城旅遊開發研討會”。迎賓室裡坐滿了來這裡參加會議的所有人員和來賓。霍師爺和甄思思應邀來到這裡。會議的主角自然是崔宏星和劉民,當然也少不了老書記苟育德,還有那些應約參加的而發了財的煤礦窯主們。錢正紅坐在迎賓室後面的角落裡,低著頭數著地上的方磚。嘴裡猛猛地抽著劣質的捲菸。他不敢抬頭,因為他知道今天的會議和他根本無關。有關的只是要他掏出大把的金錢,從頭天接到會議通知,他的腸子就疼,今早兒更厲害了。可是他不敢請假。因為劉晚秋提前就給他打了電話。此時,劉晚秋興致博博地穿梭於迎賓室的過道里,她簡潔而大方的衣著吸引著來這裡參加會議的每一個人的目光,人們看到的是以另一種形象,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劉晚秋。候忠文作了中心發言,無非是如何如何發展文化事業等,冠冕堂皇的老生常談,究竟什麼是文化他沒說,他也說不清楚。崔宏星和劉民也作了補充和附和性的發言,劉晚秋當場表了態。人們聽到了一個主題:“沒有經濟做基礎,就沒有文化的發展。只有經濟的發展,而沒有精神做支柱,人的靈魂還不成為一個空殼了嗎?”。這當然是崔宏星講話裡,最精髓的內容。
會議散了。貴賓們杯觥交錯,餐桌上杯盤狼藉。霍師爺和甄思思都醉了。他倆拉著手,面對著劉晚秋,千叮嚀萬囑咐,讓劉晚秋注意黨的紀律。候忠文緊捱著劉晚秋的身子,眼睛死死地盯住劉晚秋的臉。劉晚秋昂起頭,把她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候忠文。候忠文趁著酒力,又談到民間文學和搶救文化遺產的事情,劉晚秋嫌他囉嗦,用屁股謔了他一下,候忠文的嘴巴才閉住。此時,劉晚秋在深思著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錢的問題。她想:“怪不得自己的父親和錢正紅他們打的火熱?”。小鎮裡那些小商小販喊破嗓子,猛烈地吆喝著。“原來錢是那麼重要!”,劉晚秋想。漂亮而單純的臉蛋上; 第一有了另一種表情……。
〔待續〕若愚 稿 2009…8…12
師爺入仕〔第二十七章〕若愚文稿
師爺入仕〔第二十七章〕若愚文稿
渭河岸邊。黃河走到這裡拐了一個大彎,滋生出一條並不小的河流。據說古代的姜太公曾在這個河邊垂釣。這裡的鄉民們說,周文王的八百年基業就是從這條河裡釣出來的。劉民就出生在這裡一個叫劉家灘的小村莊裡。劉民的爹和娘都已九十高齡,他們只有劉民這麼一個獨生兒子。三十年前,劉民從這條河裡走出去,再也沒有回到過這個古老而貧窮的村莊。這裡的村民們不知道劉民是幹什麼營生的,但大家都知道劉老漢生養了一個有出息的好兒子,在京城裡當了很大很大的官兒。老人們還依稀記得這個小時候穿著開檔褲的“狗狗”,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經常和村裡的小夥伴打架,村裡的小夥伴都幹不過他。到中學畢業時,劉民已改幼時的頑皮性格,而成長為一個彬彬有禮且謙恭下氣的小夥兒。劉民這個不滿十六歲的小青年,在村民的眼裡,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果然不負眾望,大學畢業不幾年就傳來好訊息,人們奔走相告:“劉老漢的小‘狗狗’當了大官啦!”。劉老漢比渭河岸邊的枸杞根子,還要蒼老的臉上綻放著幸福和自豪的笑容。可是當他從郵遞員的手裡接過一封只有幾句簡短問候的信和五十元鈔票後,再也沒了兒子訊息。幾十年過去了,劉老漢和老婆子劉王氏的眼都快要盼瞎啦。突然間,兒子回來了,村裡的人們說劉老漢的兒子衣錦還鄉,並且還給他帶來一個也當了大官的親孫女,村裡的人們祖祖輩輩看慣的是渾濁的黃河水,多少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女娃子,劉老漢也萬萬沒有想到在他老劉家,盡然還有這麼好的“風水”和“造化”,不竟接連出了兩個大官兒,竟然還出了一個女“太爺”。看著風華正茂和俊俊俏俏的兒子和孫女,劉王氏拘僂了大半生的腰竟然也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