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首富隆起 作者:莫莫言

SOHO專案;億港元用於未來專案及收購,預計將為天安門南(前門)專案內11塊地塊提供資金。

潘石屹宣稱,過去3年政府集中調控影響民生的住宅物業,並非針對商業物業,公司因此不會受到宏調政策的影響。公司未來仍以商業專案為主,大部分專案均會出售套現,相信不會受房產宏調以及樓市調整的打擊。潘石屹指出,內地樓市的風險不外乎兩種:一是市場需求風險,二是政策風險。對於SOHO中國這種商業物業發展商來說,市場風險不大,因北京商業房產市場是內地風險最低的,未來幾年商業樓市仍會上升,未來2~3年將繼續集中在北京發展;至於政策風險同樣不大,過去3年政府集中調控影響民生的住宅物業,並非針對商業物業,預期未來2~3年也不會有太多調控。潘石屹的信心來自於公司持續增長的利潤。據透露,SOHO中國2007年預測綜合利潤不少於億元人民幣,比2006年億元增長超過337%。

股市多風浪,富豪排行榜上也充滿著跌宕起伏。在房地產泡沫論盛行的今天,潘石屹是一直獨領*,還是曇花一現?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傅軍的多元化“算盤”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多元化就沒有新華聯!”這是新華聯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喜歡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多元化戰略在中國企業界經歷了一個戲劇性的轉變——從開始的一無所知,到後來的推崇備至,再到現在的“談虎色變”。而新華聯集團是中國企業界中少有的、在多元化方面結出累累碩果的企業——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通化葡萄酒、華聯陶瓷、東嶽製冷劑、獵豹越野車、新華聯地產等一大堆名牌,都出自該集團旗下。17年的發展,讓新華聯四處開花,經營範圍涉及酒業、陶瓷、化工、汽車、食品、房地產、城市燃氣、金融保險等多種行業,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5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2008年銷售收入150億元,企業總資產近100億元。

有人說,多元化投資的成功率僅為5%左右,而傅軍不過是其中的僥倖者罷了。但他本人顯然不認同此種說法。傅軍的心中擱著一個“算盤”,在上面他運指如飛,撥出了關於多元化的“加、減、乘、除”的精妙演算法。

加法:肆意擴張

在南洋從事貿易並撈取了第一桶金的傅軍,把當地流行的一句口頭禪牢牢記在了心上,那就是“不搞貿易不活,不搞實業不穩,不搞房地產不發”。所以在1993年回到中國大陸發展時,傅軍確定了新華聯集團從貿易向地產、實業方向發展的多元化路線。

企業家有99%是“賭徒”,傅軍也不例外。連麻將都不會打的傅軍,卻有著天生的賭性,他說“我不小賭,要賭就大賭”。

20世紀90年代初,從海外歸來的傅軍跑到北海去做房地產。但在北海房地產市場最熱火朝天的時候,感覺到不對勁的傅軍果斷地抽身而退,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接踵而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卻並沒有挫傷傅軍的銳氣,他逆勢而上,在長沙一鼓作氣開發了五六個房地產專案,成為房地產市場名噪一時的地方品牌。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首富們的鍊金術(15)

但傅軍不滿足於此,於2000年跑到北京通州買下一大塊“不毛之地”。這塊“不毛之地”原來是一位港商於1993年購進的,但一直到2000年依然沒有開發,甚至連地上的拆遷專案也沒有完成。而港商遲遲不開發的主要原因,就是認為在這個遠離北京城區的地方建房子根本賣不掉。在土地期限快到時,他們急於轉手。傅軍得到這個訊息後非常亢奮,費了不少力氣才得到這塊地。正是在這塊地上,他建起了新華聯家園和新華聯錦園。他這次豪賭最終以賺得盆滿缽滿結局。原來的“不毛之地”因為後來的輕軌和城市快速線的修建,從而成為北京CBD商圈的後花園,兩個樓盤也成為眾多白領居住的交通便利、生活設施完善的京東著名樓盤。

在當初傅軍決定收購東嶽化工時,它已經瀕臨倒閉,傅軍在收購後為它輸入了現金流和新華聯的文化及管理理念,很快就讓東嶽化工“鹹魚翻身”。目前,東嶽化工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綠色製冷劑生產廠家。因為看好東嶽化工的前景,國外投資機構在不久前又對其投入總額超過10億元的資金。

而真正讓傅軍騰空而起的是控股鄉鎮企業嘉樹陶瓷廠。1994年,27歲的嘉樹陶瓷廠廠長許君奇主動找到了傅軍。而令傅軍最終決定投資控股嘉樹陶瓷廠的直接誘因,就是因為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