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輪胎的強度,很多大膽的改造,可以突破以往的框架。
真正變成了龐然大物。
三臺發動機也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擴大了功率,相應的會增加油耗,這是沒辦法改變的弊端。
“車體太寬,在沒有找到更好的發動機情況下,建議不要開往偏僻的道路,耗油會非常大,最好是在省道上行駛,平整路面能減輕油耗壓力。”劉彥兵對於金剛號的動力,不是很樂觀。
沈聰對此倒是看得開。
他如今已經努力克服對金剛號嚴重依賴,開始獨立外出作戰,金剛號將是他的移動基地,而不是保姆車。
所以理論上,並不需要金剛號鑽山下河,能在大路行駛即可。
身體素質越來越強,沈聰的自信也越來越強。
至於外部護甲,沈聰讓汽車實驗室設計了兩層,一層是合金鋼材護甲,一層是太陽能電板。太陽能電板在外面,隨時為金剛號發電,這麼設計就是為了增加能源和動力。至於原本的鋼刺,其實用處不大,現在被改為了環繞整個車身的保險槓。
即可以提供保護,又不妨礙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板上。
車頭還要安裝一個特別設計的推土鏟,這是從解放軍的gcz…112l履帶裝甲工程車上推土鏟汲取的靈感,一種人字型推土刀。
採用伸縮杆控制,可以摺疊成人字型,充當開路的鏟子,也可以伸展為一字型,充當推土的鏟子。
並且特別加大了厚度,能夠當作撞角使用。
以金剛號預計的50噸噸位,這麼撞過去,就是重量級進化獸,估計也要碎骨當場。
……
又過去兩天時間,探路隊還未歸來,指揮部對於遷徙滁州市,預期值一降再降。營區已經在組織人手,圍繞明發營地周邊地帶,挖掘壕溝,做好了固守的準備。
這個時候,金剛號的車頭駕駛系統,終於全部搞定。
自動、手動兩種方式。
自動模式主要利用前後左右雷達扇掃和攝像頭分辨,反饋地形,電腦處理,切換行駛方式……暫時只是把雷達、攝像頭等簡單的安裝上,系統還沒開通。
手動模式是目前的駕駛方式。
作為老司機,沈聰獨立完成了手動檔的安裝和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