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這樣尊崇,這院長誰敢擅自兼任啊!
所以,眾人都力主李恪任職院長。
可李恪心裡也有苦衷!
最終,王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李恪擔任院長一職,學院在設六名副院長具體執行學院的工作。小事由副院長自己解決,遇到大事則有七個院長共同商議,最後將有李恪這個鄭院長裁決。
王績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
就這樣,漢學院院長的一職又落到了李恪的頭上。
不過,李恪當即也任命了王績、謝偃、董伯仁和李淳風為漢學院副院長的職務。其中,他見謝偃和王績還有董伯仁放到了北院,負責北院的一切工作,而將李淳風放在了南院,負責南院的具體事務。這樣一來,北院院長人選已經飽滿,正好三個人!而南院還缺兩個人,但李恪覺得這個空缺在今後肯定會彌補。
至於,袁天罡,李恪見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沒有主動詢問過他。
副院長職務也沒有給他,這不是說李恪小氣,而是袁天罡真要是不願意,那硬是給他的話,對他反而是一種拖累。
至於李恪提出學院的管理者為院長,副院長,對於這個稱呼,眾人沒表示出什麼異議。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大唐是一個包容,善於吸取外來文化的國度,很多當年從西域傳到長安的文化、音樂和建築等發麵的有用的可取的知識都被大唐所吸取。所以,在這樣一個國家,你要提出一個新的名詞,你要整出一件新的事務,絕對不會被人排斥,反而會被眾人所接受。
而這就有別於其他王朝最大的特點!
夜色已經進入深空,李恪將討論的幾人送出了書房,回到椅子上坐下,他這才覺得今天做了很多事情。
可是,在他的心裡,依然還是在想著下午的那個問題,那就是移民!
李恪心裡犯難,還是因為一個抉擇的問題。
現在的大唐,很明顯是北方強於南方。而真正的想後世那樣讓南方富庶於北方,那是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遷徙之後。
而這第一次遷徙就是西晉時期永嘉之亂,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的亂事。這次戰亂之後,西晉有經歷了八王之亂,直到晉建武年間,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晉朝遷都至江東建康自此史稱東晉。
在歷史上被稱為,“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主要有主要有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遷。
而第二次遷徙主要是安史之亂。第三次則是靖康之亂,趙構在建康建立南宋王朝。
所以,南方後來的經濟超過北方,在南宋以至於道明清朝的時候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那是因為經歷了幾次大的人口遷徙,而人口遷徙之後才有了開墾和發展。
因此,現在讓李恪為難的就是,十年之後,等到劉仁軌遠航發現新大陸,他是首先向外遷徙人口,發展新大陸呢?還是要將人遷徙到南方,將南方的經濟發展起來呢?
這是一個大問題。
“哎!”李恪痛苦的搖搖頭,覺得自己還真是太天真了,這個問題還沒有到自己去思考的時候啊!但他自言自語的說道,“十年的時間不長,就應該早做準備才行啊!”
第四百五十四章 火器構想
第二天,董伯仁和李淳風等人都開始行動,太原城開始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學院建設!因為,有了幾個具體負責的副院長,還有孫思邈這個醫學院的院長,三所學院開始選址和設計。而李恪也將陸軍學院選在了太原城西北角的一塊荒廢了很久,面積極大的地方。
在這個地方建設陸軍學院,不但能夠建學院,還能建設小型的馬場,能建幾個大型的校場。這對於以軍事訓練和授課為主的陸軍學院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李恪對這塊出於偏僻,但面積極大的地方很滿意。
至於中醫學院和漢學院,兩院都選在了地方開闊,想對比較熱鬧的地方。
其實,李恪將陸軍學院建設在這個地方,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這裡面積很大,能適合他再旁邊建設一座研究基地。
在陸軍學院建設研究基地,讓士兵看守的話,這絕對不會讓外人注意。
但是,這個研究基地只是一個小型的研究基地而已。
真正的大型研究基地,主要是針對軍工產業的基地,李恪已經在城外的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