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大,他又投靠了日本人,把抗聯給派的政委一捆,送到日本人那兒,當做敲門磚,日本人對他是大大的賞識,給了不少賞金,還把他的綹子改編為山林警察隊,派到松花江這邊的黑瞎子溝,因為這裡有個小金礦,還有伐木場,對他是夠信任的。
這小子一下就抖起來了,帶著手下的鬍子,也就是山林警察隊,反正都一樣,來到了這裡,這小子做起惡來毫無顧忌,聲稱是,“馬**料人吃麵,夜夜都要入洞房、屯屯都有丈母孃!”可把這人方圓百十來裡的村屯給禍害苦了,要是那家小孩兒不省事兒,只要說“佔滿江”來了,得,立馬這個小孩兒就像貓一樣乖!老百姓提起他,都恨得咬牙切齒,咒他早死,可槍把子在人家手裡攥著呢,無可奈何,毫無辦法,只能忍受。
唐秋離把“佔滿江”作為首選的打擊目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全盤考慮了現階段隊伍的實力和隊員的作戰經驗,以不和鬼子首戰為好。
一來是為了老百姓除害,可以為血手團揚名立威,二來是最近小鬼子給他補充了不少裝備,隊員們在基地訓練,把彈藥消耗了不老少,再不補充的話,就要斷頓了。三呢是這幫傢伙仗著有日本人給撐腰,別的綹子不敢打他的主意,這個地方還沒有抗聯的隊伍,這小子驕橫無比、防備鬆懈,有機可乘。
所以,這次唐秋離是全體出動,帶了足夠的彈藥,他要每個隊員都要經過戰火的洗禮,在戰鬥中成長起來,
第三天的中午時分,隊伍來到了黑瞎子溝附近的一片深山老林裡,等待著黑夜的到來,黑瞎子溝離基地有兩百多里路,雖然隊員們個個都會滑雪,唐秋離沒讓隊伍著急趕路,而是掌握行軍速度,保持體力和精力。
漸漸的天兒黑了下來,隊員們都躲到在雪地上臨時挖的雪坑裡休息,這是在野外躲避嚴寒的通用辦法,不會太冷,為了不暴露目標,沒有生火,隊員們吃了點兒隨身攜帶的乾糧,啃了幾口雪,在那靜靜的休息,不過,每個人都沒有想睡一覺的想法,哪能睡得著啊。
唐秋離看著隊員們輕聲的交談著,打他們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來,個個都處在極度的興奮狀態之中,還帶有那麼些緊張,也是,畢竟是頭一次真刀真槍的幹一回,不緊張才怪呢?
唐秋離在腦海裡把整個作戰計劃又捋了一遍,看看還能找出漏洞不,還有啥沒想到的。
也難怪唐秋離這麼謹慎,這夥兒山林警察有一百六十多人,和自己隊伍的比例是三比一還多,這些個鬍子也不是菜鳥,都是在槍林彈雨中滾過來的,雖說沒有日本鬼子兵那麼訓練有素,裝備也差,可這幫鬍子的單兵素質不錯,畢竟在綹子呆了這麼多年了,槍法很準的,自己的隊伍實力啥樣?他心裡清楚。
為此,唐秋離制定了兩套方案,一是偷襲,神不知鬼不覺的摸上山去,爭取在被窩兒裡把這幫禍害百姓的敗類給解決了,這樣的話,也能避免隊伍出現傷亡,再一個就是,如果偷襲失敗,就改為強攻,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根據不同的火力配置,他把人員和裝備劃分了幾個組,並且根據戰鬥發展的情況,臨時可做現場調配,相機改變戰鬥模式。
現在已經到了後半夜,起風了,大風颳得樹梢“呼呼”直響,厚厚的烏雲遮住了天上的半彎玄月,老天爺照顧啊,對唐秋離來說,這是個好兆頭,這樣的天氣情況,有利於隊伍行動。
看看到時間了,唐秋離把隊員召集到一起,把作戰意圖和戰鬥要領又重複了一遍,並且再三強調,一定要聽從各隊隊長指揮,安排完這些,他一揮手,“出發”,整個隊伍分為四個戰鬥小隊,沿著偵察好的路線,像四隻離弦的箭一樣,朝著夜色中黑沉沉、只有依稀燈火在閃爍的黑瞎子溝射去。。。。。。
(未完待續)
第四十二章 初戰山林警察隊(二)
黑瞎子溝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溝塘子,一條大車道,在溝底蜿蜒透過,南北寬約有四五里地,形成了一小塊兒狹長的平原,近處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叢,遠處盡是些高高的大山,山坡上長滿了茂密的松林,山林警察隊的駐地就在坐北朝南的山根下,背風,暖和,老大一溜木刻楞的房子,一個大院兒,還有一個小崗樓子,大門口掛著一盞雪亮的汽燈,照的營房裡外通亮。
隊員們藉著風聲掩蓋了腳步聲,悄悄摸到了大門口,悄無聲息的伏在雪地上,對營房形成了包圍之勢,如果這個時候有心看,原本平整的雪地上,忽然多出不少雪堆,每個雪堆後面都是一對兒黑亮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門口的倆哨兵。
也可能是太平日子過久了,這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