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發奎所屬的蘇浙邊區部隊,多為雜牌部隊,絕大部分是地方保安團,雖然兵力達到十萬餘眾,可戰鬥力卻是這三個集團軍之中最弱的,裝備也差,士兵多為地痞流氓和大煙鬼,再不就是頂兵差的農民,部隊的員額也嚴重缺編,雖然是一個團的編制,實際兵力,不過四五百人,禍害老百姓是把好手,聽見槍響,不跑丟鞋子,算是好兵了。
所以,上海戰區的中**隊,雖然有超過三十萬部隊,真正能打的,不過將近二十萬人,總體兵力,還是弱於日軍,唐秋離看完軍事委員會發給他的,有關淞滬戰役的作戰計劃,頗為擔憂,他在地圖前審視良久,張發奎的第八集團軍,擔負著杭州灣的守備任務,哪裡可是有多處可以實施登陸的地點。
蔣委員長把那麼重要的地方,jiāo給一幫烏合之眾來守備,看著就讓唐秋離膽戰心驚,不過,他也知道,這是老頭子目前能調動的所有兵力,其餘的後續部隊,正在往上海方向行軍的途中,可那需要時間,肯定趕不到日本人的前面,歷史上,日軍就是在杭州灣實施登陸,抄了上海守軍的後路,結果導致淞滬會戰失利,丟了上海、丟了南京,國府被迫遷都。
所以,他給秋生哥去了一封密電,部隊應迅速解決上海市區虹口一帶之敵,而後,以一部分兵力,協調張治中將軍的第九集團軍部隊,圍攻楊樹浦之敵,大部調往杭州灣之全公亭、金山咀一線,在張發奎之第八集團軍側後,形成第二道防線。
以五個步兵旅,兩個炮兵旅、防空旅其餘部隊,擔負杭州灣之二線守備力量為最佳,必要時,可直接接替第九集團軍的沿岸防務,此方案我將電請南京方面批准,你部務必在八月十七日之前,解決虹口之敵,而後趕赴杭州灣佈防。
唐秋離相信秋生哥能理解他的焦慮,只能把jiāo代的任務,完成得更好,難辦的是蔣委員長和張發奎那面,自己這是改變軍事委員會關於淞滬戰役的整體部署,老頭子能答應嗎?還有張發奎,自己的部隊,接手杭州灣的防務,明顯的是輕視他張發奎的指揮能力,他也是個軍中宿將,從北伐戰爭打到現在,面子上肯定過不去。
果然,老頭子回電報,淞滬會戰計劃不宜更改,且各部以按計劃實施,臨陣調整部署,恐引起我方hunluàn,張發奎將軍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擔負起杭州灣的警備之責好,秋離不必過慮。
唐秋離一陣無語,張發奎不舒服,那是情理之中,你蔣委員長也看不出杭州灣潛在的危機?瞧瞧老頭子放在那裡的兵,立塊兒豆腐在哪裡,都比他們強,且不管他,丟了上海,接下來是南京和武漢,自己還在華北打個什麼勁兒,不被日本人兩面夾擊就算是幸運到家了。
他給唐秋生的電報裡,重申了命令,細心的秋生,從電文裡看出了蹊蹺,淞滬會戰作戰會議,他也參加了,xiǎo秋這是改變整體部署,南京方面不同意,但是xiǎo秋看出了危險,所以,秋生把這件事做得極其隱蔽,儘量減少麻煩。
****
第四百三十五章 重燃戰火
第四百三十五章重燃戰火
這不是唐秋離第一次戰場違命,華北平津之戰打完了,他才上報軍委會和老頭子,結果引起一片非議,幸虧他打勝了,鼓舞了國民的信心和勇氣,老頭子也為他的戰績感到高興,否則,下場會很慘。
淞滬之戰前夕,不顧老頭子的不同意,把蘇魯機動兵團的四個步兵旅,一個炮兵旅,一個防空旅的部隊,搶先進入上海市區,結果是成為八一三首戰的支柱,這次,老頭子還是不同意自己的作戰部署,唐秋離依然按照原來計劃進行,這次,老頭子和那些軍委會的大佬們,會作何反應?
唐秋離沒有更多的心思去琢磨這些,只要能保住上海暫時無事,日軍的屠刀伸不到南京,一切都有意義,他無悔,戰爭打到現在,打成了他最忌諱的兩線作戰,自己手頭的兵力,捉襟見肘,中央軍的主力部隊,遠在外地,一旦上海有失,他拿什麼去補救?所以,秋生哥的蘇魯機動兵團十四萬部隊,就是他在上海方向最大的籌碼,如何使用,根據戰役的需要,至於老頭子的心思,就無法顧及了。
針對日本政fu那篇滿紙謊言和顛倒黑白的八月十五日宣告,國民政fu作出相應的反應,於八月十六日發表了針對xing很強的《自衛抗戰宣告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全體國民也以捍衛國土為己任,雖血染疆土,亦在所不惜。”
宣告表明了國府對日本軍事進攻的態度,也是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