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1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這麼做,李宗仁自己也覺得不太地道,用他自己後來的話說,有點下作,小心眼,到現在,獨立師滄州方向的部隊,還頂著三十多萬日軍的攻擊,自己才有充裕的時間來佈置,消滅龜縮在蕭縣的磯谷廉介第一軍。

他給唐秋離的電報,也暗含試探口風的意思,要是身為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唐秋離,堅持讓自己的部隊參加對日軍第一軍的最後總攻擊,他李宗仁也說不出什麼,也沒有能拿到桌面上的理由來拒絕,好在,唐秋離沒有堅持,這讓李宗仁心裡感到隱隱的不安。

現在,唐秋離竟然在這能轟動全國的大功勞面前,把自己的部隊撤走,這讓李宗仁吃驚異常,同時,也覺得在做人和做事方面,差著那麼一截,吃驚之餘,他只能用桂系太需要徐州的勝仗,這個理由來說服自己。

門口傳來衛兵立正、敬禮的聲音,李宗仁快步往客廳門口走去,在徐州合作許多天,他還沒有見到過,這位名列獨立師第三號人物的面,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心裡描繪唐秋生的形象,一股寒氣撲面而來,唐秋生帶著戰場的風塵,出現在李宗仁的面前。

兩個人都是一愣,在唐秋生的心目中,這位久負盛名的新桂系首腦人物,必定是一副老於世故,精明過人的角色,在李宗仁的心目中,這位唐副師長,必定是一位體格雄偉的赳赳武夫,哪知道,一見面兒,都顛覆了彼此的想象。

分賓主落座,李宗仁說明了此次設宴的用意,就是為了感謝獨立師部隊,在徐州會戰中,對徐州戰區的大力協助,和作出的重大犧牲,唐副師長即將離開徐州,奔赴新的戰場,身為戰區長官,無論如何也得略備薄酒,為唐副師長餞行。

唐秋生客套幾句,沒有過多的說什麼,以他細膩的心思,豈能猜不出李宗仁的意思,也不願意在這上面過多的糾纏和虛與委蛇,便把唐秋離的話,原封不動的轉達給李宗仁,日軍現在雖然被合圍在蕭縣,可他們的指揮機構還存在,五萬多日軍的戰鬥力不可小覷,和困獸猶鬥、臨死拼命,是日軍的慣用手法。

因此,唐秋離建議李宗仁,決不可一味的猛攻,會給部隊帶來極大的傷亡,應當採取層層剝筍的戰術,由外至內,逐步壓縮日軍的活動空間,消耗其兵力,最後,採取集中炮火做覆蓋式、毀滅性的打擊,這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後的勝利。

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日軍冒死突圍,兵力的配備要均等,不讓日軍找到薄弱環節,沒有可乘之機,防備日軍的自殺式反突擊,多以炮火殺傷日軍有生力量,一句話,緩進慢打,最後聚殲。

李宗仁和很注意的傾聽,並且把參謀長叫來,他暗自冒出一身冷汗,自己的確把蕭縣之戰想的太容易了些,原來以為只需要兩天就能結束戰鬥,二十三萬部隊,就是用人堆,也能把五萬多日本人壓死,卻沒有估計到日軍的作戰意志,那樣的話,磯谷廉介的第一軍被消滅了,自己的二十一集團軍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賠本的買賣。

他相信,唐秋生轉達的,都是真話,沒有那支部隊比獨立師更瞭解日軍,從東北打到華北,一直不間斷的和日本人作戰,這些經驗,對自己來說,太重要了。

目送唐秋生瀟灑的背影,消失在大門口,李宗仁久久沒有說話,這個唐秋生,就讓他感到耳目一新,那個名揚全國,至今尚未謀面的唐秋離那?是否更有過人的魅力?在李宗仁的心目中,已經把唐秋離和他手下的將領們,列為可深交,而不可開罪的一群人。

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宗仁把指揮部移到蕭縣,指揮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和川軍八個師的部隊,經過精心準備,戰鬥同時在蕭縣的四個方向打響,按照唐秋離的戰術,中**隊採取步步為營,穩步推進的方式,從各個方向壓縮日軍,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

日軍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面臨絕境而爆發出的強悍戰鬥力,和決死一戰的意志,還是超出了李宗仁的想象,戰至下午,各處攻擊部隊的進展緩慢,傷亡頗大,每一處陣地,都要經過反覆爭奪,雙方士兵血肉模糊的屍體隨處可見,有很多日軍士兵,完全採取自殺式攻擊,渾身纏滿炸藥,嚎叫著撲向中國士兵的人群中,一聲巨響,往往以一個日軍士兵的死亡,換來四五個中國士兵的生命。

打到傍晚,李宗仁下令停止進攻,鞏固現有的陣地,這一天,中**隊的進攻收效甚微,平均推進不到一公里,日軍士兵的兇悍,讓李宗仁頗為頭疼,他現在絕對相信唐秋離的話是完全正確的。

戰線上激烈的槍炮聲,漸漸稀落下來,李宗仁子指揮部裡苦苦的思考,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