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衛大隊一千六百多名戰士,全體騎馬,冒著刺骨的寒風,連夜趕路,他心急如焚,取道安陽,是去毫州最近的路線,出發之前,他已經給防守安陽至鄭州一線的袁景豪發去電報,提前準備好戰馬,換馬不換人,晝夜趕路。

上午八點左右,到達安陽,換上新戰馬,往鄭州方向急忙趕路,看著師長急匆匆的背影,袁景豪知道,毫州一定發生重要事件,他原來準備出一個團的兵力,要唐秋離帶去毫州,以備不測,被唐秋離拒絕了,安陽是個重要的戰略要地,不能減少兵力。

想想,袁景豪抓起電話,給在鄭州的部隊指揮官打電話,叮囑他一定要準備好飯菜,唐秋離一行趕到鄭州,當地的守備部隊,早就接到指揮官袁景豪的電話,知道師長有要事去毫州,路過這裡,等他們到的時候,一切已經準備妥當。

在鄭州,唐秋離意外的遇到了唐秋泉和他帶領的特戰支隊四個分隊的戰士,對此,他很感意外,秋泉哥怎麼到了這裡?難道秋生哥那裡出了什麼問題?他實在有點心驚肉跳。

唐秋離多慮了,秋泉是帶領部隊,準備去安陽前線,取道邯鄲,深入河北腹地,監視關東軍的動向,也是路過這裡,做短暫休息,恰巧遇到了唐秋離他們。

唐秋離鬆了一口氣,可千萬別再出亂子了,秋泉聽到唐秋離去毫州的目的之後,馬上把四個分隊長叫進來,命令三個分隊,繼續執行偵察任務,留下一個分隊,跟隨自己,和師長一起去毫州。

唐秋離本想拒絕,可他知道這位堂兄的脾氣,也明白他的心意,是擔心自己的安全,毫州畢竟不是黃河流域戰區的管轄地,哪裡的情況,現在還不明朗,也就答應了秋泉。

在鄭州棄馬,部隊坐上汽車,這一下,速度快多了,路過開封的時候,已經是下午,陽光慵懶的照著這座古城,戰火的痕跡,還很明顯,市區內到處是瓦礫和廢墟,忙碌的人們正在清理,重建家園,城市已經顯現出生機。

唐秋離觸景傷情,這裡是蘇景峰犧牲的地方,是獨立師一萬多名戰士拋灑鮮血和生命的地方,他很想去看看蘇景峰犧牲的地點,緬懷一下這位生死戰友,可是,沒有時間,車隊穿城而過,他回首凝望著這座留下戰友們生命的古城,飽受戰火摧殘的古城,內心裡有無限的感慨,蘇景峰的形象,清晰的出現在眼前,那樣栩栩如生,耳邊響起他粗豪的大嗓門,高高的個子。

(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四章 毫州風雲(二)

第五百七十四章毫州風雲(二)

開封古城,漸漸消失在視野裡,唐秋離內心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連憑弔一下蘇大個子犧牲的地方,都是一種奢望,什麼時候才能有閒暇呢?他不由得深深嘆息一聲,坐在他身後秋泉和山虎,對視一眼,都明白,這往年輕的師長,那一聲嘆息裡,包含太多的情感,車子裡陷入安靜,只有皚皚白雪在車窗外連綿不斷的閃過。

車隊到了商丘,也是百廢待興的狀態,城市裡,已經有了活力和生機,當初逃離家園的人們,陸續趕了回來,用自己的雙手,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生活雖然苦難,畢竟沒有日寇鐵蹄的踐踏,也不用擔心遭到屠殺,也許,那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會成為這座城市的驕傲,成為市民們內心永久的自豪,他們為了民族的抗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唐秋離同樣心潮起伏,張自忠將軍就是陣亡在這裡,從開封到商丘,短短几個小時的車程,竟然陣亡了他兩員大將,近四萬將士,這是被陣亡將士的鮮血浸染過的土地,他有個天真而又奇怪的想法,明年春天,春風吹過,大地復甦,這裡的鮮花,是否開得更加鮮豔?

而這一切,都是湯恩伯造成的惡果,這個該死的傢伙,也應該有下落了,於得水和沈俊去了很長時間,怎麼一點訊息都沒有傳回來?在唐秋離的心裡,湯恩伯已經被判了死刑,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張自忠和蘇景峰以及幾萬戰士的英靈。

晝夜兼程,一月十九日下午,唐秋離帶領部隊,終於趕到毫州,遠望輕煙繚繞的毫州,彷彿罩著一層面紗,朦朦朧朧,大致看出個輪廓,就像眼下毫州的局勢,不甚明朗,這是一塊深入河南境內的土地,在安徽的地理位置上,屬於偏遠地區,距離安徽首府合肥很遠,也許,這就是那個叫什麼李宗翰的市長,敢興風作浪的原因之一吧?

車隊到達毫州北門,先期到這裡的,代表唐秋離慰問蘇魯守備兵團官兵,並準備護送張自忠將軍遺體去定邊的獨立師參謀處長於光涵,一身便裝,正在焦急的張望,看到一長溜的車隊,急忙迎了上去,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