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堡渡口方向,投入了六萬兵力,三個野戰炮兵聯隊,並親自擔任指揮官,在呂梁山區,遭到了中**隊連續不斷的騷擾和襲擊,岡村寧次吸取了在太行山區的經驗教訓,根本不和小股敵人糾纏,遇到襲擊,馬上派出略超過敵人的兵力,進行緊追不捨的圍剿,大隊不做絲毫停頓。
可這種襲擊也太頻繁了,每前進幾公里,就會吃到子彈,該死的支那山地,到處都適合打伏擊,卑鄙的支那膽小鬼,只會躲起來偷偷打槍的幹活,幾乎所有的日軍指揮官暴跳如雷,都在惡毒的咒罵,這種不間斷的小規模騷擾,讓習慣主力決戰的日軍指揮官很不適應,找不到對手的憤怒,幾乎燃燒了他們的神經。
只有岡村寧次保持平和的心態,類似的情形,在太行山區就領教過了,唐秋離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他這樣做,無非是想遲滯皇軍的推進速度,為自己調集兵力爭取時間而已,更證明他守備黃河發現兵力空虛的事實,支那有句成語說得好“欲蓋彌彰。”
一路上,丟下不少的屍體和缺胳膊少腿兒計程車兵,三天之後,岡村寧次終於看到了奔流不息的黃河,麥芒一般的激流,翻滾著細浪,打著漩渦東流而去,看得他眼前發暈,順利到達目的